注浆液及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5012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浆液及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包括如下组分:水基防冻液,所述水基防冻液由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纯净软水混合后得到;蛋白酶液,所述蛋白酶液由刀豆粉和大豆粉中一种或几种,与纯净软水,搅拌均匀后静置1小时取上层清液得到;尿素‑钙源混合液,所述尿素‑钙源混合液由尿素和钙源与纯净软水混合得到。本技术方案,通过注浆溶液中的蛋白酶液与尿素‑钙源混合液混合时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且注浆溶液含有的水基防冻液可以保证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对软岩隧道岩体孔、裂隙含微裂隙的封堵和加固,增强岩体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降低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遭受冻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注浆液及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寒地区软岩隧道常常会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这是由于软岩体本身就是一种损伤材料,孔隙率、高含水量大、冻结后引起水分向正冻带运动,成为含水、冰、岩、气的多相介质。软岩中冰体的形成和发育会产生巨大的冻胀力。融化过程中这种冻胀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经过若干次冻融循环后,加剧了软岩体内的缩胀、开裂等一系列物理、力学的变化。从而产生更多的岩石裂隙,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隧道冻害。

2、目前国内广泛应用于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建设的注浆浆液为水泥基浆,水泥基浆注浆主要采用水泥浆注浆、水泥—水玻璃注浆,其对于封堵开度较大、长度较短的岩体裂隙能起到较好的封堵加固效果。

3、但由于其粘度较高(约是水的50-500倍)、颗粒较大(约为20-150微米),在微小裂隙中难以流动,难以进入及封堵岩体微裂隙,故封堵效果较差,对于软岩地层的变形控制效果不佳。微裂隙对岩体强度的劣化虽不及大尺度裂隙,但受冻融循环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微裂隙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更大尺度及规模的裂隙网络,严重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基防冻液浓度为50g/L,所述的蛋白酶液浓度为7.45~8.45mM/min,所述的尿素-钙源混合液,尿素和钙源中钙离子的摩尔比为1:1,其中尿素浓度为1~1.2mol/L,钙浓度为1~1.2mol/L,所述的纯净软水的水质总硬度成分浓度小于30ppm。

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注浆液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注浆液的调配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基防冻液浓度为50g/l,所述的蛋白酶液浓度为7.45~8.45mm/min,所述的尿素-钙源混合液,尿素和钙源中钙离子的摩尔比为1:1,其中尿素浓度为1~1.2mol/l,钙浓度为1~1.2mol/l,所述的纯净软水的水质总硬度成分浓度小于30ppm。

3.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注浆液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注浆液的调配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注浆前进行压水试验,测得注浆前岩体的渗透系数并观察支护表面的渗水情况,试验结束后,把水放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加固冻融环境下软岩隧道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完成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鹏肖杨袁浩栩史金权林军志邓英华钱潇刘睿琛周思怡杨晨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