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92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和第三风路,新风主机具有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的进风侧风道及排风侧风道,设于进风侧风道的进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外新风流向室内,设于排风侧风道的排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内浊气流向室外,第一风路连通进风侧风道的进风端和室外,第二风路连通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和室外,第三风路连通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和室内,阀门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及第三风路的通断。在本技术中,当室内外温差过大时,可打开第三风路,使得部分室内浊气通过第三风路重新回到室内,减小排风量,在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的同时,避免室内产生负压,保证新风系统的新风换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具体涉及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消费者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提升,新风机正在逐步被普及到更多的家庭及公共环境中。当前的新风设备,在室内外温差过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提升室内用户舒适度,可通过调节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风量,使得排风风量大于进风风量来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变化。然而这会导致室内产生负压环境,导致室外空气通过门窗缝隙等涌入室内,一方面削弱了新风机的恒温效果,另一方面空气不是经过新风机导入,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维持室内恒温功能、同时避免室内产生负压环境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包括:

3、新风主机,包括壳体、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的进风侧风道及排风侧风道,所述进风风机设于所述进风侧风道,用于驱动室外新风流向室内,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所述排风侧风道,用于驱动室内浊气流向室外;

4、第一风路,一端连通所述进风侧风道的进风端,另一端用于连通室外;

5、第二风路,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另一端用于连通室外;

6、第三风路,一端用于连通所述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另一端用于连通室内;以及,

7、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风路、所述第二风路及所述第三风路的通断。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第二风路的第二阀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风路的第三阀体。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分风箱,所述分风箱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路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风路的进风端。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分风箱内的第四阀体,所述分风箱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分风腔,所述第四阀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分风腔,以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二出气口的第一阀位;以及封堵所述第二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一出气口的第二阀位。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风箱具有呈相交设置的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箱板,所述第二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箱板,所述第四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分风腔的内壁,以具有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之间转动行程。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吸热端和放热端,所述吸热端位于所述排风侧风道,所述放热端位于所述进风侧风道。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于所述排风侧风道,且设于所述吸热端的上游,用于对流经所述排风侧风道的浊气进行加热。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吸热端背风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吸热端迎风侧的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预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预热装置工作。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阀门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风路、所述第二风路和所述第三风路的通断。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进风侧风道,且位于所述放热端的上游。

1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8、本技术提供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机、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和第三风路,新风主机具有分别连通室内和室外的进风侧风道及排风侧风道,设于进风侧风道的进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外新风流向室内,设于排风侧风道的排风风机用于驱动室内浊气流向室外,第一风路连通进风侧风道的进风端和室外,第二风路连通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和室外,第三风路连通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和室内,阀门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风路、第二风路及第三风路的通断。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当室内外温差过大时,可打开第三风路,使得部分室内浊气通过第三风路重新回到室内,减小排风量,在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的同时,避免室内产生负压,避免外部空气不经过新风机导入,保证新风系统的新风换气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第二风路的第二阀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风路的第三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分风箱,所述分风箱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路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风路的进风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分风箱内的第四阀体,所述分风箱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分风腔,所述第四阀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分风腔,以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二出气口的第一阀位;以及封堵所述第二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一出气口的第二阀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箱具有呈相交设置的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箱板,所述第二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箱板,所述第四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分风腔的内壁,以具有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之间转动行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吸热端和放热端,所述吸热端位于所述排风侧风道,所述放热端位于所述进风侧风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设于所述排风侧风道,且设于所述吸热端的上游,用于对流经所述排风侧风道的浊气进行加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吸热端背风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吸热端迎风侧的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预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预热装置工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阀门组件电性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风路、所述第二风路和所述第三风路的通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机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进风侧风道,且位于所述放热端的上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第二风路的第二阀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风路的第三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还包括分风箱,所述分风箱具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排风侧风道的出风端,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路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三风路的进风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路的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分风箱内的第四阀体,所述分风箱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分风腔,所述第四阀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分风腔,以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二出气口的第一阀位;以及封堵所述第二出气口、且打开所述第一出气口的第二阀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持室内气压稳定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箱具有呈相交设置的第一箱板和第二箱板,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箱板,所述第二出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箱板,所述第四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分风腔的内壁,以具有在所述第一阀位和所述第二阀位之间转动行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龙魏有利许明富林佳源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兰斯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