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492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8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座椅底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底座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方设置有训练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动力部部和升降部,动力部位于底座上方,升降部位于动力部上方;训练机构包括调节部和训练部,调节部位于升降部上方,训练部位于调节部左侧。通过开启设置在动力部的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带动两个第一移动板进行相向或者相对移动,两个第一移动板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在连接杆带动下,铰接块和支撑板进行升降,带动上方的训练机构升降,进而可以根据康复人员需要进行调节高度,提高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后,普遍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物理训练的方法有助于四肢部位血液流通,对加快康复速度很有帮助,在骨科病房中病人主要通过拐杖支撑身体进行行走以进行康复训练,仅通过行走恢复腿部力量的方式比较单一,无法全方位的进行锻炼,效果有限。

2、中国专利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5461711u,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属于骨科康复训练装置领域,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内侧壁与推板的外侧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推板的顶部左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有两组呈对称焊接在固定板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杆的内侧壁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踏板。本技术通过横板、推板、通槽、滑槽、滑块、固定板、固定杆、弹簧、限位杆和踏板的相互配合,从而人员能够根据康复情况进行调节康复强度增加人员的训练效率,在通过横板、铰链a、连接杆、铰链b和支撑杆的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座椅(101),所述座椅(101)底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10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上方设置有训练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01),右侧所述固定板(20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输出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203),所述双向丝杆(203)左端外侧面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贯穿右侧固定板(201)右侧面延伸至右侧固定板(201)左侧,所述双向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座椅(101),所述座椅(101)底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10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上方设置有训练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固定板(201),右侧所述固定板(20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输出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203),所述双向丝杆(203)左端外侧面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贯穿右侧固定板(201)右侧面延伸至右侧固定板(201)左侧,所述双向丝杆(203)左端面通过第二轴承座与左侧固定板(201)右侧面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部包括两个第一移动板(204),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板(204)右侧面均贯通设置有螺纹通孔,两个螺纹通孔内壁均与双向丝杆(203)外侧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板(204)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所述底座(1)顶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内壁分别与两个限位块(205)侧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板(204)前后侧面均铰接有连接杆(206),四个所述连接杆(206)另一端侧面均铰接有铰接块(207),四个所述铰接块(207)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8)。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聂杰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