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89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包括支撑框架、承载组件和固定组件;支撑框架:其前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工字型对接槽,支撑框架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承载组件: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内侧,承载组件的左侧与固定滑轨的右侧滑动连接;固定组件: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后端,固定组件的后端与可拆卸边框的前端固定连接,可拆卸边框与支撑框架的后端相嵌合,可拆卸边框的后侧面和支撑框架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对接块与相邻的工字型对接槽插接,该河湖水体修复浮床,通过不断拼接组合实现对不同类型河湖处理修复,设备能够进行收集水面垃圾,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可替换不同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修复浮床,具体为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


技术介绍

1、修复浮床是一种由多种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人工浮岛,它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为水体提供生态服务。生态浮床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改善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修复浮床作为一种新型的河湖治理技术,具有很好的生态修复作用。在未来的河湖治理中,生态浮床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保护和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2、传统一部分的修复浮床通过固定独立的浮床安放浮床植物来实现对河湖水体修复;

3、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浮床无法应对不同类型河湖来进行处理修复,且浮床单一,对于不同情况不容易添加其它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通过不断拼接组合实现对不同类型河湖处理修复,设备能够进行收集水面垃圾,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可替换不同组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包括支撑框架、承载组件和固定组件;

3、支撑框架:其前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工字型对接槽,支撑框架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

4、承载组件: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内侧,承载组件的左侧与固定滑轨的右侧滑动连接;

5、固定组件: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后端,固定组件的后端与可拆卸边框的前端固定连接,可拆卸边框与支撑框架的后端相嵌合,可拆卸边框的后侧面和支撑框架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对接块与相邻的工字型对接槽插接,通过不断拼接组合实现对不同类型河湖处理修复,设备能够进行收集水面垃圾,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可替换不同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支撑方框、连接架、束缚限制口、承载底环和凸型对接块,所述支撑方框的后侧面和左侧面均设有凸型对接块,支撑方框的前后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插槽,左侧的凸型对接块与与固定滑轨的右侧滑动连接,后侧的凸型对接块分别与支撑框架内侧开设的条形插槽插接,位于两个支撑方框相邻的插槽和凸型对接块均插接,支撑方框的内部均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上端均开设有束缚限制口,连接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环,承载浮床植物,且设备可不断拼接扩大面积来实现对不同类型河湖都能进行处理修复。

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底环为圆筒状塑胶承载环架,轻便耐用,减小对修复浮床重力影响。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旋钮、转轴、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档板和限位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分别设置于可拆卸边框的前端左右两侧,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后端左右两侧,可拆卸边框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表面与支撑框架的后端开设的滑动槽滑动连接,转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后端顶部,转轴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椭圆孔并设有档板,实现对修复浮床组装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分别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上端,实现快速旋转固定组件。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支撑框架的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控制电器正常运转。

11、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吸式垃圾桶,所述自吸式垃圾桶的左侧设有滑动块,自吸式垃圾桶的右侧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左侧的工字型对接槽插接,自吸式垃圾桶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能够与修复浮床拼接组装,后期能够添加新的组件,吸附水上垃圾和浮床植物枯萎的叶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具有以下好处:

13、1、在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将浮床植物从束缚限制口放置在承载底环上,将放置完浮床植物的承载组件通过凸型对接块与支撑框架上的连接槽拼接至一起,承载组件也可以两两通过凸型对接块与承载组件上的连接槽拼接拼接完毕后,通过限位板对齐支撑框架上的连接槽,推动可拆卸边框向支撑框架方向移动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椭圆孔对齐,通过旋钮旋转转轴改变档板的椭圆方向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椭圆孔方向一致,使档板滑动至第二固定板底面,旋转旋钮使转轴带动档板旋转改变椭圆方向,使支撑框架与可拆卸边框组合为浮床,组件组装简单且能不断组装结合,能够而且能够调节修复浮床大小,实现对不同类型河湖都能进行处理修复。

14、2、在河湖水体修复浮床扩展应用中,增加了河湖水体修复浮床的全面性,浮床外侧面通过设置对接块与开设连接槽,使自吸式垃圾桶能够通过滑动块与连接槽与之相连,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调控,启动自吸式垃圾桶,使其能够不间断的吸附水面垃圾及浮床植物枯萎的叶片,设备也可以通过滑动块与连接槽添加其他需求,满足了设备的全面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承载组件(2)和固定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包括支撑方框(21)、连接架(22)、束缚限制口(23)、承载底环(24)和凸型对接块(25),所述支撑方框(21)的后侧面和左侧面均设有凸型对接块(25),支撑方框(21)的前后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插槽,左侧的凸型对接块(25)与固定滑轨(7)的右侧滑动连接,后侧的凸型对接块(25)分别与支撑框架(1)内侧开设的条形插槽插接,位于两个支撑方框(21)相邻的插槽和凸型对接块(25)均插接,支撑方框(21)的内部均设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上端均开设有束缚限制口(23),连接架(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环(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环(24)为圆筒状塑胶承载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旋钮(51)、转轴(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4)、档板(55)和限位板(56),所述第一固定板(53)分别设置于可拆卸边框(8)的前端左右两侧,第二固定板(54)分别设置于支撑框架(1)的后端左右两侧,可拆卸边框(8)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6),限位板(56)的外表面与支撑框架(1)的后端开设的滑动槽滑动连接,转轴(52)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框架(1)的后端顶部,转轴(52)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的椭圆孔并设有档板(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还包括旋钮(51),所述旋钮(51)分别固定连接于转轴(52)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开关(9),所述控制开关(9)位于支撑框架(1)的外部,控制开关(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吸式垃圾桶(3),所述自吸式垃圾桶(3)的左侧设有滑动块(10),自吸式垃圾桶(3)的右侧设有连接槽(4),连接槽(4)与左侧的工字型对接槽插接,自吸式垃圾桶(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9)的输出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承载组件(2)和固定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2)包括支撑方框(21)、连接架(22)、束缚限制口(23)、承载底环(24)和凸型对接块(25),所述支撑方框(21)的后侧面和左侧面均设有凸型对接块(25),支撑方框(21)的前后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插槽,左侧的凸型对接块(25)与固定滑轨(7)的右侧滑动连接,后侧的凸型对接块(25)分别与支撑框架(1)内侧开设的条形插槽插接,位于两个支撑方框(21)相邻的插槽和凸型对接块(25)均插接,支撑方框(21)的内部均设有连接架(22),连接架(22)的上端均开设有束缚限制口(23),连接架(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底环(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环(24)为圆筒状塑胶承载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水体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旋钮(51)、转轴(52)、第一固定板(53)、第二固定板(54)、档板(55)和限位板(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振罗茜余杨金枝陈方灿刘慧倪智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复海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