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79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8
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其内设有室内风道;室内换热器,设于室内风道内;室内换热器具有若干路制冷剂分流路,若干个制冷剂分流路并联;分流器,具有分流器进口和分流器出口;每个制冷剂分流路均与一分流器出口连通;第一进口管,其一端与分流器进口连接;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内设有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将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第一接口与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盲管,其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第二进口管,其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窗帘空调室内机为目前行业内的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该类型室内机在用户家安装时一般采用吊顶方式安装,因此该空调的进深尺寸与高度尺寸就尤为重要,如尺寸过大就会导致吊顶安装过厚过宽,导致用户使用空间的减小,同时产品的设计成本也会增加。

2、从空调设计角度考虑,影响空调设计尺寸的主要因素为室内换热器尺寸的大小,而室内换热器尺寸的减小又会影响整机的性能,因此在不减小室内换热器尺寸大小的前提下,需要设计一种既可满足性能要求,又可减小箱体尺寸的室内换热器。

3、目前,为追求紧凑化的外观,室内换热器通常采用细螺纹管设计,而细螺纹管会增大冷媒在室内换热器内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因此采用细螺纹管设计时,为减小每路的压力损失,室内换热器的流路数量会增加,流路数量的增加,就很难保证室内换热器各流路出口处制冷剂温度的一致性,导致换热能力的衰减;并且,在现有设计方案为制冷剂管折弯后直接连到分流器上,节流后的汽液两相态冷媒在流经制冷剂管90度折弯位置时,受离心力的作用,远心端为液态冷媒,近心端为气态冷媒,产生离心分离的现象,会造成远心端冷媒流量大,近心端冷媒流量偏小,造成冷媒分流不均,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3、室内机壳,其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其内设有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风道;

4、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若干路制冷剂分流路,若干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并联;

5、分流器,具有分流器进口和分流器出口;每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均与一所述分流器出口连通;

6、第一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分流器进口连接;

7、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内设有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

8、盲管,其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9、第二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10、本申请设置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连接件以及盲管,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接件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将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连接件内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将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接口连通,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利用盲管以及连接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即克服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时产生的动压对冷媒分流的影响,利用静压原理最终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均衡每一个制冷剂分流路的换热强度,避免室内换热器换热能力衰减。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垂直,设置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二流通通道垂直以及盲管,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盲管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使得盲管与第二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足够大,能够提高静压效果,使得分流更加均匀。

1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管为直管,使得第一进口管不会对分流的均匀性产生影响,保证分流的均匀性。

1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15、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侧;

16、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呈夹角设置且夹角朝向所述室内风机。

1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达到30°,使得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倾斜角度足够大,使得保证制冷时室内换热器表面冷凝水可顺利从室内换热器上流下,避免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倾斜角度过小,导致排水不畅、风阻加大、风量衰减的问题,避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制冷能力,且避免冷凝水附着在室内换热器上无法快速流到接水盘导致室内换热器表面上的水被风带出形成的“吹水”现象。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

19、翅片;

20、制冷剂直管,具有若干个且贯穿所述翅片;

21、弯管,连接在两相邻所述制冷剂直管的相邻端。

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直管的个数相等,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弯管的个数相等,使得每路制冷剂分流路的流路长度大致相同,避免流路长度不一致对制冷剂分流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造成温差过大,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2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分流器中与所述制冷剂分流路连接的分流器出口为分流器连通出口,所有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中,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另外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

2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记为第一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底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处的一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管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管为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达到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直管的个数相等,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弯管的个数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中与所述制冷剂分流路连接的分流器出口为分流器连通出口,所有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中,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另外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记为第一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底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处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管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管为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达到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帮海秦鸿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