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重类新能源车悬架系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不同于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由于携带重量较大的电池系统,车身自重较大并且均布在车身底部,对钢板弹簧悬架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常见的钢板弹簧悬架结构,钢板中心与车桥连接,钢板弹簧两端通过车架大梁支撑,当钢板弹簧安装在汽车悬架中,所承受的垂直载荷为正向时,各弹簧片都受力变形,车桥和车架便相互靠近;当车桥和车架互相远离时,钢板弹簧所受的正向垂直载荷和变形便逐渐减小,有时甚至会反向。
3、钢板弹簧一端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滑动连接,滑动连接属于自动端,在钢板悬架收到车桥的作用力发生变化时,滑动连接自由滑动。这种钢板弹簧构成被动调节的平衡悬架,不能在行驶过程中调节平衡悬架的刚度,上述的钢板弹簧的平衡悬架难以保持刚度和弹性的完美结合,例如,为了支持车身自重,需要设计的钢板弹簧的刚度较大,将会损失弹性性能;反之,为了提高行驶的平顺性,需要设计的钢板弹簧的刚度较小,将会损失刚度性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设置有第一调节器,所述第二悬架单元设置有第二调节器,所述第一调节器相对于第二调节器独立控制,以实现第一悬架单元与第二悬架单元分别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右侧纵梁设置有检测车厢右侧载荷的第一载荷传感器,所述车架左侧纵梁设置有检测车厢左侧载荷的第二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一载荷传感器与第一调节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载荷传感器与第二调节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载荷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设置有第一调节器,所述第二悬架单元设置有第二调节器,所述第一调节器相对于第二调节器独立控制,以实现第一悬架单元与第二悬架单元分别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右侧纵梁设置有检测车厢右侧载荷的第一载荷传感器,所述车架左侧纵梁设置有检测车厢左侧载荷的第二载荷传感器,所述第一载荷传感器与第一调节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载荷传感器与第二调节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调节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一载荷传感器的检测值调节第一悬架单元对前车桥及后侧桥右端的支撑力,所述第二调节器被配置为根据第二载荷传感器的检测值调节第二悬架单元对前车桥及后车桥左端的支撑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荷传感器为设置在车架右侧纵梁与车厢右侧之间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调节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二载荷传感器为设置在车架左侧纵梁与车厢左侧之间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调节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双向驱动机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所述前支撑座与后支撑座对称设置在双向驱动机构的前后两端,所述前支撑座与前钢板弹簧的活动端支撑连接,所述后支撑座与后钢板弹簧的活动端支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平衡悬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易事达新能源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