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468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陶瓷釉料技术领域。该釉料由基础釉和抗菌功能釉调配而成,其中,抗菌功能釉通过共沉淀法将银和铈均匀沉积负载到氧化铝和氧化锑表面,通过烧结复合,再与熔块共同研磨分散而成,在高温烧成过程中,锑氧化物作为熔接材料,与铈和银形成复合相,阻碍银的析出烧蚀,对银进行保护,在冷却过程中,锑氧化物熔点较低,固化滞后于铈和银的复合相,由于收缩作用,在复合相中形成微观孔隙,有利于银离子的缓慢析出发挥抗菌作用,与掺杂银制剂的抗菌陶瓷相比,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釉料,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釉料以矿物为原料,通过研磨制成浆料,采用高温烧结覆盖在陶制品表面形成玻璃质薄层,赋予陶制品良好的表面平整性和光泽度,并且可以通过调配矿物的种类、比例以及烧成工艺,获得具有各种表面质量的陶瓷制品。

2、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的装饰性陶瓷制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功能性的陶瓷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在家庭厨房、卫生间以及医院区域等易滋生细菌的场合采用抗菌陶瓷逐渐成为普及;所谓抗菌陶瓷即是在传统的釉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抗菌剂,赋予釉面一定的抗菌效果,而釉料在烧成过程中,温度需要达到1200℃以上,传统的有机抗菌剂以及季铵盐类抗菌均会分解失效,无法发挥抗菌作用;目前抗菌陶瓷主要采用银、锌和铜等无机材料作为抗菌制剂,其中,以银的抗菌效果最为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但是,银制剂在1100℃以上易从釉层中析出烧蚀,而釉料的烧成温度偏高且烧成时间长达数小时,导致银制剂的用量大但烧成的釉层抗菌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及其制作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由基础釉和抗菌功能釉调配而成,其中,抗菌功能釉的原料包括:

4、熔块50份、超微氧化铝10-15份、硝酸银20-30份、硝酸铈8-14份和氧化锑6-10份;

5、抗菌功能釉的制备方法如下:

6、步骤a1:将超微氧化铝、硝酸银、硝酸铈、氧化锑和水超声分散,加入氢氧化钾调节分散液的ph值至10-11,静置24h后取底层沉淀,转入烧结炉内,以800±10℃焙烧5h,淬冷粉碎,得到功能粉料;

7、步骤a2:将熔块和功能粉料投加到球磨机预磨,球磨料浆用水调节比重至1.3-1.5,得到抗菌功能釉。

8、进一步地,抗菌功能釉用100目筛网过滤,筛余量不超过0.3%,预磨对功能粉料进行粗制研磨,使其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即可,在实际生产中更加节能高效。

9、基础釉的原料包括:

10、钠长石15-30份、钾长石10-20份、方解石5-10份、锆英石5-10份、苏州土3-6份、石英20-30份、玻璃粉10-20份、硼砂8-15份和反应剂3-5份;

11、基础釉的制备方法如下:

12、步骤b1:将各原料混合投加到氛围炉内,通入氧气控制气氛中氧气体积占比达到32-38%,升温至1100-1200℃,保温烧结3-4h,冷却至800℃出料淬冷,粉碎至粒度不高于1mm,得到配合料;

13、步骤b2:将配合料转入球磨机中粗磨,用水调节比重至1.7-1.9,得到基础釉。

14、进一步地,基础釉用万孔筛过滤,筛余量不超过0.2%,基础釉的用量占比大,一次研磨成型有利于提升后续釉料配制工序效率。

15、优选地,反应剂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16、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17、工序s1:将基础釉和抗菌功能釉复配投加到研磨机内,循环精磨至万孔筛的筛余量不高于0.08%,得到复合釉浆;

18、工序s2:将复合釉浆和腐殖酸钠混匀,控制温度为30-40℃,恒温陈化15-20d,得到陈化釉浆;

19、工序s3:将陈化釉浆微调至比重为1.65-1.75,再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真空脱泡处理,得到抗菌性陶瓷釉料。

20、进一步地,复合釉浆中抗菌功能釉的占比为16-22wt%。

21、进一步地,腐殖酸钠的用量为复合釉浆中固含量的0.12-0.18wt%。

22、进一步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陈化釉浆中固含量的0.06-0.08wt%。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4、本专利技术以银作为抗菌材料,采用共沉淀法银和铈均匀沉积负载到氧化铝和氧化锑表面,通过烧结复合,再与熔块共同研磨分散成抗菌功能釉;其中,超微氧化铝硬度高、熔点高,分散在烧结块中起到离散和助磨作用,有利于将含银铈锑的复合物分散到釉料中;在釉料烧成过程中,温度达到1200℃以上,锑氧化物作为熔接材料,与铈和银形成复合相,阻碍银的析出烧蚀,对银进行保护,在冷却过程中,锑氧化物熔点较低,固化滞后于铈和银的复合相,由于收缩作用,在复合相中形成微观孔隙,有利于银离子的缓慢析出发挥抗菌作用,经测试,釉层的抗菌率达到99%以上,相较于现有的抗菌瓷产品,具有高效抗菌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由基础釉和抗菌功能釉组成,其特征在于,抗菌功能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熔块50份、超微氧化铝10-15份、硝酸银20-30份、硝酸铈8-14份和氧化锑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抗菌功能釉用100目筛网过滤,筛余量不超过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基础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钠长石15-30份、钾长石10-20份、方解石5-10份、锆英石5-10份、苏州土3-6份、石英20-30份、玻璃粉10-20份、硼砂8-15份和反应剂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基础釉用万孔筛过滤,筛余量不超过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反应剂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釉浆中抗菌功能釉的占比为16-22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腐殖酸钠的用量为复合釉浆中固含量的0.12-0.18wt%。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陈化釉浆中固含量的0.06-0.08w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由基础釉和抗菌功能釉组成,其特征在于,抗菌功能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熔块50份、超微氧化铝10-15份、硝酸银20-30份、硝酸铈8-14份和氧化锑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抗菌功能釉用100目筛网过滤,筛余量不超过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基础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钠长石15-30份、钾长石10-20份、方解石5-10份、锆英石5-10份、苏州土3-6份、石英20-30份、玻璃粉10-20份、硼砂8-15份和反应剂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性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基础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顺波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栢轩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