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58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储能柜体、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储能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设的电池簇及逆变器,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储能柜体的外部并被配置为对逆变器进行散热,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制冷设备、引流设备以及导流通道,引流设备设置于电池簇朝向制冷设备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朝向制冷设备的另一侧引入导流通道内,导流通道的上方为逆变器。该电池储能系统利用第一散热装置对电池簇和逆变器同步实现散热,散热效率提高且减少了自耗,此外,逆变器还设置有对其进行进一步散热的第一散热装置,从而保证了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使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由电池簇和逆变器构成的能量存储系统,可以应用在小型社区或工厂,也可以配合大型站形成光储充应用系统。其中,逆变器能够将直流电能或市交(交流)电能转换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的交流电,但在逆变过程中的损耗会通过热能的形式散发在储能柜体中,并且电池簇的存储或释放电能的过程中因存在内阻也会产生热能,导致储能柜体内部积热,从而影响电池储能系统安全。

2、现有的,通常在电池簇和逆变器的发热源处统一利用风道散热实现散热,由于逆变器的损耗较大产生的热能较大,但其本身危险系数较小可控性更高,而电池簇的损耗较小产生的热能较小,但其本身危险系数较高,因此通常将电池簇和逆变器进行隔离设计,分别进行散热处理,但上述散热方式的自耗较高,并且电池储能系统的散热效率较低。

3、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电池储能系统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以解决储能柜体内部散热自耗较高,散热效率较低,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储能系统,包括:

4、储能柜体,所述储能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设的电池簇及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部分与外界相连通;

5、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外部,并被配置为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散热;以及

6、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制冷设备、引流设备以及导流通道,所述制冷设备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内部并且其第一出风口朝向于下方,所述制冷设备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口,所述引流设备设置于所述电池簇朝向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将第一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朝向所述制冷设备的另一侧引入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流通道的上方为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引导冷空气经过所述逆变器。

7、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导流通道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

8、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簇远离所述引流设备的一侧与所述储能柜体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

9、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逆变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逆变器相连的第一导流壁,所述第一导流壁倾斜设置。

10、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流壁朝向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导流面为平面。

11、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流壁以所述逆变器的水平中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流壁。

12、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

13、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外部并与所述逆变器相连接,所述散热件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散热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壁和所述第二导流壁相对设置。

14、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导流壁为平面或曲面。

15、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簇包括:

16、电池组,所述电池组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电池组沿竖直方向堆叠码放于所述储能柜体的内底壁上。

17、作为电池储能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流设备包括:

18、风扇,所述风扇设置有若干个,各所述风扇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电池组朝向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相连接。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启动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第一出风口向下吹冷空气,然后启动引流设备将第一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吹入电池簇内,在冷空气的制冷下降低了电池簇的温度,同时引流设备继续将吸收了电池簇热量的冷空气引导入导流通道内,冷空气沿着导流通道到达逆变器,因逆变器散发的热量大于电池簇散热的热量,故吸收了电池簇热量的冷空气依旧能够对逆变器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通过第一散热口排出储能柜体外,以此利用第一散热装置对电池簇和逆变器同步实现散热,散热效率提高且减少了自耗,此外,逆变器还设置有对其进行进一步散热的第一散热装置,从而保证了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使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得以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导流通道(33)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100)远离所述引流设备的一侧与所述储能柜体(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3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2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逆变器(200)相连的第一导流壁(23),所述第一导流壁(23)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壁(23)朝向于所述导流通道(33)的导流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壁(23)以所述逆变器(200)的水平中轴线为中线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流壁(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壁(24)为平面或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10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设备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与所述导流通道(33)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簇(100)远离所述引流设备的一侧与所述储能柜体(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导流通道(3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2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逆变器(200)相连的第一导流壁(23),所述第一导流壁(23)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登辉张怀超刘峰陈绍源朱光保刘燊张吉利皮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高新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