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登高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48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6
本技术涉及登高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室内登高梯,包括登高梯本体,所述登高梯本体包括前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杆和第四转杆,所述第一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登高梯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铰接于前支架的外侧,本技术通过设有扶手结构,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通过第三转杆带动第一转杆转动达到对扶手杆的张开和收纳,同时通过滑动滑块,使支撑杆与地面相接触,再通过将插销贯穿通槽插入插槽的内部进行固定,保证了扶手杆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对其进行收纳,通过底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有效增加登高梯本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底脚铰接于前支架的外侧,便于对其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登高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登高梯


技术介绍

1、室内登高梯一般在对室内设备安装维护时使用,其中人字折叠梯最为常见,市面上常见人字折叠梯存在有把手和无把手的两种,其中无把手便于进行收纳,但不利于在使用时进行攀爬,而有把手的在折叠后把手无法折叠,仍会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进行收纳和运输,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室内登高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登高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登高梯,包括登高梯本体,所述登高梯本体包括前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连接杆和第四转杆,所述第一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登高梯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铰接于前支架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皆铰接有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两端皆铰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扶手杆的一端皆与前支架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侧皆铰接有第三转杆,两个所述第三转杆远离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登高梯,包括登高梯本体(100),所述登高梯本体(100)包括前支架(110)、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连接杆(113)和第四转杆(114),所述第一支架(111)的数量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高梯本体(100)的外侧设置有扶手结构(200),所述扶手结构(200)包括第一转杆(210),所述第一转杆(210)铰接于前支架(110)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2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10)的顶端皆铰接有扶手杆(211),所述扶手杆(211)的两端皆铰接有第二转杆(212),所述第二转杆(212)远离扶手杆(211)的一端皆与前支架(110)相铰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登高梯,包括登高梯本体(100),所述登高梯本体(100)包括前支架(110)、第一支架(111)、第二支架(112)、连接杆(113)和第四转杆(114),所述第一支架(111)的数量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登高梯本体(100)的外侧设置有扶手结构(200),所述扶手结构(200)包括第一转杆(210),所述第一转杆(210)铰接于前支架(110)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2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10)的顶端皆铰接有扶手杆(211),所述扶手杆(211)的两端皆铰接有第二转杆(212),所述第二转杆(212)远离扶手杆(211)的一端皆与前支架(110)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的外侧皆铰接有第三转杆(219),两个所述第三转杆(219)远离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的一端皆与第一转杆(210)相铰接,所述登高梯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登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211)的外侧皆开设有滑槽(214),所述滑槽(214)的内部皆滑动安装有滑块(215),所述滑块(215)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13),所述支撑杆(213)的外侧皆开设有通槽(21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唐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