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28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降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的外循环降温装置,包括物料板、传动机构、搅拌组件和热交换组件所述物料板通过周向摆动逐步开启热交换组件进行物料外循环降温,所述物料板通过竖直移动配合搅拌组件改变反应釜内腔反应体积进行集中冷却,所述搅拌组件利用轴向震动将冷却水由层流变为湍流,所述热交换组件改变冷却水流向进行不同工况下反应釜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降温,具体的说是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1、润滑油添加剂是用于改善和增强润滑油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润滑油添加剂制备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反应釜,反应釜为了调控工作时内部温度常采用外循环降温装置,以确保反应釜内在可控范围内温度进行生产,外循环降温装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反应釜中的热量传递给外部冷却介质以实现降温。

2、在使用反应釜进行润滑油添加剂生产过程中,润滑油添加剂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内部物料的充分反应,反应釜内壁在反应完成前温度会不断上升,温度上升超过物料生产所需温度后会导致反应速度降低且所得产品质量不佳,同时生产加料后伴随着反应釜的搅拌离心,反应釜各区域温度各不相同,所需要的降温程度也各不相同,使用外循环降温装置时冷水机将低温冷却水送至反应釜夹层冷却管中进行散热,但在散热冷却过程中冷却管中流动相同流速和温度的冷却水,导致反应釜中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冷却速率相等。

3、当反应釜整体冷却速率相等时,反应釜中高温制备区域冷却保持在适宜的生产制备温度,但是反应釜低温区域降温速度过快导致该区域的温度过低,反应釜低温区域温度低于润滑油添加剂生产所需的适宜温度,导致低温区域生产所得的润滑油添加剂产品质量不佳,且伴随着反应釜搅拌混合,低质量产品和高质量产品混合导致一批次产品整体质量降低。

4、现有技术使用冷水机进行反应釜外循环降温时无法兼顾生产时控制反应釜各部分温度均处于适宜温度,使用冷水机外循环降温装置只能对整个反应釜进行相同降温速率的降温,但反应釜中各部分温度不同,以相同速率进行降温无法保证反应釜各部分均处于最佳反应温度。

5、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通过反应釜工作状况的切换控制冷却剂流向,从而实现对反应釜进行分级分层降温,解决了反应釜生产时无法对不同温度区域进行针对性降温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反应釜夹层、反应釜内腔、冷水机和电机,所述反应釜夹层与冷水机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电机转动安装在反应釜顶端,还包括物料板、传动机构、搅拌组件和热交换组件,所述反应釜内腔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为弧形且弧形槽逐步下降,所述物料板为圆柱形且靠近滑动槽一侧对称安装有滑动凸块,所述滑动凸块嵌入弧形滑动槽可在滑动槽内进行滑动,所述物料板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内腔中,所述物料板转动安装在反应釜釜体顶端,所述物料板位于反应釜内腔的下方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物料板穿过反应釜内腔上滑动槽与反应釜夹层连接,所述物料板上滑动凸块嵌入滑动槽中,所述物料板侧壁面紧密贴合反应釜内腔内壁面,避免物料板转动后导致反应釜内压力泄露,所述物料板穿过滑动槽位于反应釜夹层内连接有热交换组件,所述物料板通过周向摆动逐步开启热交换组件,进而实现物料分层降温,从而实现对反应釜内腔不同温度区域进行分区调控,保证物料处于适宜的反应温度,所述物料板通过竖直移动的方式配合搅拌组件,进而改变反应釜内腔反应体积,从而实现对物料的集中冷却,实现物料充分反应的同时增强热交换组件对反应釜内腔的集中降温,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增强产品制备速率,所述搅拌组件利用轴向震动将冷却水由层流变为湍流,增加冷却水雷诺数从而提高了冷却水的换热效率,所述热交换组件改变冷却水的流向,从而进行反应前后反应釜的冷却,从而保证反应釜中物料冷却时温度不发生剧变导致物料物性改变。

3、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有槽轮、连杆、棘轮棘爪机构、换热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出水单向阀,所述槽轮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夹层中,所述槽轮位置高于反应釜夹层进水口高度,所述槽轮利用受物料板控制的传动机构进行转动,所述物料板转动半个行程槽轮转动四分之一圈,所述槽轮借助物料板转动实现间断转动从而控制进水流量大小,实现逐步降温,所述换热管环绕在反应釜内腔外壁上且展开后为“丫”字形,所述换热管设置有三层,分别对反应釜内腔不同区域进行降温,所述换热管实现对温度存在差异的反应釜内腔不同区域进行精确降温,避免低温区域冷却过度降低产品质量,所述换热管不同层进水口分别连接有与冷水机相连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进水口共同连接于进水腔与外界冷水机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受槽轮控制开合程度的阀门,所述进水口开合程度变化实现对不同层换热管内冷却水流量和流速的控制,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质量,所述换热管一侧出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反应釜夹层与冷水机相连实现冷却水循环,所述换热管“丫”字形出口固定安装有出水单向阀,所述出水单向阀配合槽轮改变冷却水流向,所述换热管改变冷却后水流向实现对反应釜反应结束后的温水降温,避免骤冷导致反应釜故障,所述槽轮中心转轴不同高度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在槽轮中心转轴上下两层均设置一根,所述连杆在槽轮轴中层不同方向设置有两根,且两根连杆互相垂直,所述连杆在槽轮转动四分之一圈后拨动进水管上开关,控制进水阀门开启二分之一,所述槽轮再转动四分之一圈后中层另一根连杆将中层进水管进水阀门再开启二分之一,从而实现中层反应釜充分降温冷却,所述槽轮根据物料板转动位置变化逐步转动,进而利用连杆调控进水管的冷却水流量,所述槽轮轴上转动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搅拌状态切换时,所述棘轮棘爪机构控制出水单向阀的开闭,从而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反应釜工作结束后对反应釜进行温水降温并为下一批物料反应进行预热。

4、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有搅拌轴、搅拌桨、导液杆和凸轮滑杆机构,所述搅拌轴穿过反应釜夹层与电机连接进行同轴转动,所述搅拌轴能够实现正转和反转,所述搅拌轴上转动安装有物料板,所述物料板转动中心处套设有与搅拌轴上开设的螺旋纹配合的螺旋套筒,所述物料板与螺旋套筒共同转动,所述物料板随搅拌轴转动并下移,当脱离螺旋纹后搅拌轴上限位块承载物料板,且物料板螺旋套筒螺纹与搅拌轴螺旋纹贴合部分,此时物料板在搅拌轴上进行空转,所述反应釜内腔开设的滑动槽为弧形槽,所述滑动槽弧形逐步下降,所述搅拌桨转动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桨竖直分为三层,所述搅拌桨上端和中端设置为锚桨,所述锚桨不仅能够对上端和中端进行充分搅拌,同时能够对该端内壁面进行刮动,充分反应物料,所述搅拌桨底端设置为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为升降桨,能够将沉积在反应釜内腔底部的物料输送至中部进行充分反应,所述搅拌桨转动时配合物料板竖直移动聚集物料于反应釜中部实现充分反应的同时配合热交换组件进行集中降温,所述导液杆滑动安装在反应釜夹层中,所述导液杆通过与搅拌轴连接的凸轮滑杆机构相配合,进而震荡进水管中的水流,改变水流的流动状态,进而延长反应釜内腔中部聚集物料的降温时间,从而使得进入进水管中冷却水雷诺数增大进而使得冷却水换热效率增大。

5、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管壁形状为喇叭状,所述喇叭状制动冷却水从而减小冷却水对反应釜夹层的冲击,减缓冷却水进入换热管中速度,避免冲击换热管,同时出水口加速冷却后水的流出,实现平缓降温,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反应釜夹层(1)、反应釜内腔(2)、冷水机(3)和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板(5)、搅拌组件(6)和热交换组件(7),所述反应釜内腔(2)开设有滑动槽(21),所述物料板(5)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内腔(2)中,所述物料板(5)上安装有搅拌组件(6),所述物料板(5)连接有热交换组件(7),所述物料板(5)通过滑动槽(21)进行周向摆动,从而逐步开启热交换组件(7),实现对不同搅拌状态的物料进行分层降温,所述物料板(5)通过内部套设的螺纹套进行竖直移动,所述搅拌组件(6)利用物料板(5)的竖直移动改变反应釜内腔(2)的反应体积,从而实现对物料的集中冷却,所述搅拌组件(6)利用轴向震动将冷却水由层流变为湍流,所述热交换组件(7)改变冷却水的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7)包括有槽轮(71)、连杆(72)、棘轮棘爪机构(73)、换热管(74)、进水管(75)、出水管(76)和出水单向阀(77),所述槽轮(71)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夹层(1)中,所述物料板(5)齿形滑动凸块(51)控制传动机构,所述槽轮(71)借助传动机构进行转动,所述换热管(74)环绕在反应釜内腔(2)外壁上且展开后为“丫”字形(743),所述换热管(74)设置有三层,分别对反应釜内腔(2)不同区域进行降温,所述换热管(74)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5),所述“丫”字形(743)出口固定安装有出水单向阀(77),所述出水单向阀(77)利用槽轮(71)转动改变冷却水流向,所述槽轮(71)中心转轴不同高度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72),所述槽轮(71)根据物料板(5)转动位置变化逐步转动,进而利用连杆(72)调控进水管(75)的冷却水流量,所述槽轮(71)中心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73),所述棘轮棘爪机构(73)在反应釜内反应完成时开启出水单向阀(77),从而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有搅拌轴(61)、搅拌桨(62)、导液杆(63)和凸轮滑杆机构,所述搅拌轴(61)穿过反应釜夹层(1)与电机(4)连接进行转动,所述搅拌桨(62)转动安装在搅拌轴(61)上,所述搅拌桨(62)分为两层,所述搅拌桨(62)中段设置为锚桨(621),所述搅拌桨(62)底端部分设置为螺旋桨(622),所述搅拌桨(62)转动时通过物料板(5)的竖直移动聚集物料于反应釜中部,所述导液杆(63)滑动安装在反应釜夹层(1)中,所述搅拌轴(61)上转动安装有凸轮滑杆机构,所述导液杆(63)通过凸轮滑杆机构震荡进水管(75)中的水流,从而改变水流的流动状态,进而延长反应釜内腔(2)中部聚集物料的降温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74)进水口和出水口为喇叭状(742),所述换热管(74)内部管壁为波浪状(741),所述喇叭状(742)制动冷却水,控制冷却水流入波浪状(741)的流速,同时减少冷却水对反应釜夹层(1)的冲击,所述波浪状(741)分散水流动能,从而改变冷却水流动速度,进而调节冷却水流通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61)上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口(611),所述弧形槽口(611)内部设置有齿形凸块,改变反应釜内腔(2)中的物料层流,所述弧形槽口(611)通过齿形凸块的径向剪切力打散物料,同步调控物料与换热管(74)的换热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板(5)位于反应釜内腔(2)贴合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凸块(52),所述环形凸块(52)设置有弧形面,所述环形凸块(52)弧形面使得刮落的物料落至弧形槽口(611),进而使得上层和底层堆积的物料少于中层物料,从而使得中层物料与换热管(74)换热面积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杆(63)上开设有倾斜通孔(631),所述导液杆(63)摆动频率与物料板(5)转动频率相同,所述倾斜通孔(631)改变部分流入冷却水的流向,进而使得流入冷却水和倾斜通孔(631)内冷却水产生对冲,产生涡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桨(621)上对称设置有弧形斜面,所述锚桨(621)桨叶远离搅拌轴(61)处对称设置为“S”形,所述锚桨(621)“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包括反应釜夹层(1)、反应釜内腔(2)、冷水机(3)和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物料板(5)、搅拌组件(6)和热交换组件(7),所述反应釜内腔(2)开设有滑动槽(21),所述物料板(5)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内腔(2)中,所述物料板(5)上安装有搅拌组件(6),所述物料板(5)连接有热交换组件(7),所述物料板(5)通过滑动槽(21)进行周向摆动,从而逐步开启热交换组件(7),实现对不同搅拌状态的物料进行分层降温,所述物料板(5)通过内部套设的螺纹套进行竖直移动,所述搅拌组件(6)利用物料板(5)的竖直移动改变反应釜内腔(2)的反应体积,从而实现对物料的集中冷却,所述搅拌组件(6)利用轴向震动将冷却水由层流变为湍流,所述热交换组件(7)改变冷却水的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7)包括有槽轮(71)、连杆(72)、棘轮棘爪机构(73)、换热管(74)、进水管(75)、出水管(76)和出水单向阀(77),所述槽轮(71)转动安装在反应釜夹层(1)中,所述物料板(5)齿形滑动凸块(51)控制传动机构,所述槽轮(71)借助传动机构进行转动,所述换热管(74)环绕在反应釜内腔(2)外壁上且展开后为“丫”字形(743),所述换热管(74)设置有三层,分别对反应釜内腔(2)不同区域进行降温,所述换热管(74)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5),所述“丫”字形(743)出口固定安装有出水单向阀(77),所述出水单向阀(77)利用槽轮(71)转动改变冷却水流向,所述槽轮(71)中心转轴不同高度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72),所述槽轮(71)根据物料板(5)转动位置变化逐步转动,进而利用连杆(72)调控进水管(75)的冷却水流量,所述槽轮(71)中心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棘轮棘爪机构(73),所述棘轮棘爪机构(73)在反应釜内反应完成时开启出水单向阀(77),从而改变冷却水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用反应釜外循环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有搅拌轴(61)、搅拌桨(62)、导液杆(63)和凸轮滑杆机构,所述搅拌轴(61)穿过反应釜夹层(1)与电机(4)连接进行转动,所述搅拌桨(62)转动安装在搅拌轴(61)上,所述搅拌桨(62)分为两层,所述搅拌桨(62)中段设置为锚桨(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杨中宇王世刚吴宝权蒋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