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409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步骤:(1))制备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2)制备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粗品;(3)将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粗品溶胀、均质、两次醇沉后,得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盐酸多巴胺的进行交联,再与锌源结合,形成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该共聚物中透明质酸、多巴胺和锌离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比普通的物理混合可以起到减缓降解时间的作用,提高了降解周期和溶解度,最后达到缓释长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护肤品。


技术介绍

1、聚多巴胺(pda)是一种生物聚合物,在碱性环境下(ph>7.5),以氧气作为氧化剂,通过多巴胺单体(da)聚合获得。pda具有黏附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化学还原性等特性。这些独特的特性使pda基纳米材料在炎症治疗、创面修复、仿生材料制备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2、金属纳米粒子在美容护肤领域的作用在日渐崛起,因为有些金属离子本身具有优秀的抑菌抗病毒、抑油净化、改善痤疮、抗氧化等功能,已在多种护肤产品中进行运用。

3、透明质酸(ha)是一种酸性多聚粘多糖。透明质酸主要分布在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可稳定细胞间纤维和膜蛋白结构,且执行着调节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润滑和促进创伤愈合及组织纤维化等多种功能,在养分运输、细胞粘附性和感染的调节上起重要作用口。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黏弹性、润滑性,以及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中交联透明质酸钠分子结构更加稳定,降解时间更长。

4、目前,对于聚多巴胺、透明质酸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应用一类是直接进行简单的复配混合,但是此类材料的在体内降解时间较短,无法达到缓释长效的效果。另一类是利用聚多巴胺修饰金属纳米粒子,然后将修饰后的产物直接分散在多糖溶液中,然而此类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较强的疏水性,直接分散会导致产品均一性较差,也存在降解快,降解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持久性好、降解时间长、收率高,交联剂残留低,安全性极大提高,可应用于软组织注射填充。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4、(1)将透明质酸或其盐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搅拌2~4h,然后加入交联剂,搅拌0.5~1h,继续加入盐酸多巴胺,在0~5℃下反应4~10h,再置于27~40℃下水浴反应8~20h,得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

5、(2)向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中加入盐酸溶液,搅拌中和反应2~8h,然后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搅拌0.5~1h,继续加入锌源,搅拌0.5~1h,得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粗品;

6、(3)将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粗品在pbs缓冲液中溶胀10~24h,然后均质10~30min,将均质后溶液进行两次醇沉,取下层粉末,经冻干灭菌后,得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

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透明质酸钠。

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40~160万道尔顿。

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5~1.5):10,单位:g/ml。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0.3m。

1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0~60):1;所述交联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

1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盐酸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60~240):1。

13、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与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4~6):5,单位:g/ml。

14、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2~0.3m。

1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3):1,单位:g/l。

1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锌源为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硝酸锌。

1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锌源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为5:(20~30)。

1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两次醇沉具体为:先使用95%乙醇对均质后溶液进行第一次醇沉,待乙醇含量降低至75%后,静置0.5~1h后除上清,再使用75%乙醇对下层粉末进行第二次醇沉,待乙醇含量降低至70%后,静置0.5~1h后除上清。

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在医疗、美容中的应用。

2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应用具体可以是:将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用于制备软组织注射填充物。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透明质酸或其盐和盐酸多巴胺的进行交联,再与锌源结合,形成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该共聚物中透明质酸、多巴胺和锌离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比普通的物理混合可以起到减缓降解时间的作用,提高了降解周期,比起修饰后直接分散可以起到提高亲水性的作用,提高了溶解度,最后达到缓释长效的效果。

24、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具有持久性好、降解时间长的优点,以及抑菌抗病毒、抑油净化、改善痤疮、抗氧化的功能,

25、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两步醇沉,极大地减少交联剂的残留量,通过冻干工艺,大大减少乙醇残留量,并保证了产品的蓬松度和复溶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透明质酸钠;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40~160万道尔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5~1.5):10,单位:g/mL;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0.3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0~60):1;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盐酸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60~24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与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4~6):5,单位:g/mL;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2~0.3M;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与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2~3):1,单位: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锌源为硫酸锌、醋酸锌、氯化锌或硝酸锌;所述锌源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为5:(2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两次醇沉具体为:先使用95%乙醇对均质后溶液进行第一次醇沉,待乙醇含量降低至75%后,静置0.5~1h后除上清,再使用75%乙醇对下层粉末进行第二次醇沉,待乙醇含量降低至70%后,静置0.5~1h后除上清。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在医疗、美容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是:将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用于制备软组织注射填充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锌纳米粒子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为透明质酸钠;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重均分子量为140~160万道尔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0.5~1.5):10,单位:g/ml;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2~0.3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40~60):1;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与盐酸多巴胺的质量比为(160~24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透明质酸-聚多巴胺共聚物与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4~6):5,单位:g/ml;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2~0.3m;所述三羟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移山赵静朱希强马丽娜相世栋李云雨宫天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金美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