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伟倡专利>正文

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090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奶嘴,该瓶体底部开口,该瓶体的瓶壁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还包括弹性垫片,该弹性垫片上设有圆环状弹性密封圈,该弹性密封圈安装在瓶壁下端的内侧,该弹性密封圈与上述瓶壁内侧紧密配合,该弹性密封圈的高度高于上述进气口的高度,该弹性垫片的下部设置有瓶底盖,该瓶底盖通过螺纹与上述瓶体固定。采用底部回气结构,避免回气直接进入奶中,保证婴儿不会吸食到空气,从而保证了婴儿的身体健康,另外回气更加顺畅连续性更好,确保婴儿可以连续吸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奶瓶,特别是一种底部回气奶瓶
技术介绍
奶瓶已经成为家庭中必备的物品,它是喂养儿童的主要工具。奶瓶一般包括瓶体 和奶嘴,婴儿通过吸奶嘴将奶吸入,奶瓶中的奶被吸出后瓶内出现负压,奶嘴被挤压并拢, 婴儿不能继续吸食奶,需要婴儿脱离奶嘴使空气进入奶瓶,婴儿才能进行下一次吸食,此过 程需要重复循环,因此给婴儿吸食带来很大的不便,很容易引起婴儿的哭闹。目前,有一种回气奶瓶在奶嘴和奶瓶的连接处设置有回气装置,婴儿在吸食的过 程中,当奶瓶内出现负压回气装置自动进气补充瓶内空气,婴儿可以进行连续的吸食,不需 要脱离奶嘴进行进气。但是由于婴儿吸食时需要将奶瓶倒置,而奶嘴和奶瓶的连接处此时 处于奶的浸泡中,回气装置在进气的同时不能有奶溢出需要很复杂的结构才能实现,现有 的上回气奶瓶虽然结构已经复杂,但是任然很难避免奶的溢出,另外上回气奶瓶的进气直 接进入奶中被婴儿直接食入,婴儿食入过多空气很容易出现打嗝甚至呕吐现象,对于婴儿 的健康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底部回气奶瓶,采用底部回气结构,避免回 气直接进入奶中,保证婴儿不会吸食到空气,从而保证了婴儿的身体健康,另外回气更加顺 畅连续性更好,确保婴儿可以连续吸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奶嘴,该瓶体底部开口,该瓶 体的瓶壁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还包括弹性垫片,该弹性垫片上设有圆环状弹性密 封圈,该弹性密封圈安装在瓶壁下端的内侧,该弹性密封圈与上述瓶壁内侧紧密配合,该弹 性密封圈的高度高于上述进气口的高度,该弹性垫片的下部设置有瓶底盖,该瓶底盖通过 螺纹与上述瓶体固定。优选地,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两个进气口。优选地,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三个进气口。优选地,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四个进气口。优选地,上述弹性密封圈的的壁厚在1至1. 5毫米之间。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的底部回气奶瓶,回气装置在奶瓶的底部,具体结构为 瓶体底部为无底结构,瓶壁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瓶壁下端的内侧紧密配合弹性密封圈,该 弹性密封圈为设置在弹性垫片上的圆环形凸起结构,弹性垫片的底部设置有瓶底盖,该瓶 底盖与瓶体通过螺纹配合。圆环形凸起的弹性密封圈在瓶体内出现负压时自动向奶瓶内变 形,从而与瓶壁内侧脱离,空气通过瓶底盖和瓶体间的螺纹以及瓶壁下端的进气口进入奶 瓶内,使奶瓶内气压平衡,奶瓶内气压平衡后弹性密封圈恢复原来位置与瓶壁内侧紧密配合,将瓶体下端的进气口堵住。当婴儿不吸食奶瓶时奶瓶内不会出现负压,不出现负压的情 况下弹性密封圈不会变形脱离瓶壁内侧,奶不会溢出。婴儿在吸食奶的过程中奶瓶都是倒 置的,此时奶瓶的底部实际上是处于上方的,奶瓶的底部是一个空腔,而在该空腔中进行回 气可以减少奶溢出的可能性,同时进气不会直接进入奶中,确保婴儿不会吸食到空气,从而 确保婴儿的健康,而且回气可以更加顺畅方便。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实际上进 气口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一般来说进气口的数量是由奶瓶的容量和每个进气口 的面积决定的。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弹性密封圈的的壁厚在1至1. 5毫米之间,这样的宽 度可以保证奶瓶内出现负压时弹性密封圈能够灵活的变形使空气进入,同时气压平衡后能 够快速稳定的与瓶壁内侧配合。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底部回气奶瓶,采用底部回气结构,避免回气直 接进入奶中,保证婴儿不会吸食到空气,从而保证了婴儿的身体健康,另外回气更加顺畅连 续性更好,确保婴儿可以连续吸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包括瓶体1, 该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奶嘴,该瓶体1底部开口,该瓶体1的瓶壁2下端设置有四个进气口 3,还包括弹性垫片4,该弹性垫片4上设有圆环状弹性密封圈5,该弹性密封圈5安装在瓶 壁2下端的内侧,该弹性密封圈5与上述瓶壁2内侧紧密配合,该弹性密封圈5的高度高于 上述进气口 3的高度,该弹性垫片4的下部设置有瓶底盖6,该瓶底盖6通过螺纹与上述瓶 体1固定,上述弹性密封圈的壁厚为1. 2毫米。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部回气奶瓶,回气装置在奶瓶的底部,具体 结构为瓶体底部为无底结构,瓶壁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瓶壁下端的内侧紧密配合弹性密 封圈,该弹性密封圈为设置在弹性垫片上的圆环形凸起结构,弹性垫片的底部设置有瓶底 盖,该瓶底盖与瓶体通过螺纹配合。圆环形凸起的弹性密封圈在瓶体内出现负压时自动向 奶瓶内变形,从而与瓶壁内侧脱离,空气通过瓶底盖和瓶体间的螺纹以及瓶壁下端的进气 口进入奶瓶内,使奶瓶内气压平衡,奶瓶内气压平衡后弹性密封圈恢复原来位置与瓶壁内 侧紧密配合,将瓶体下端的进气口堵住。当婴儿不吸食奶瓶时奶瓶内不会出现负压,不出现 负压的情况下弹性密封圈不会变形脱离瓶壁内侧,奶不会溢出。婴儿在吸食奶的过程中奶 瓶都是倒置的,此时奶瓶的底部实际上是处于上方的,奶瓶的底部是一个空腔,而在该空腔 中进行回气可以减少奶溢出的可能性,同时进气不会直接进入奶中,确保婴儿不会吸食到 空气,从而确保婴儿的健康,而且回气可以更加顺畅方便。4 应当指出,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实际上进气口的数量可以根 据需要随意设置,一般来说进气口的数量是由奶瓶的容量和每个进气口的面积决定的。另外,弹性密封圈的宽度可以在1到1. 5毫米之间选择,这需要根据奶瓶底部的直 径以及弹性密封圈的材质来决定,只要能够保证奶瓶内出现负压时弹性密封圈能够灵活的 变形使空气进入,同时气压平衡后能够快速稳定的与瓶壁内侧配合,而根据申请人试验发 现1到1. 5毫米的范围比较合适。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底部回气奶瓶,采用底部回气结构,避免回气直 接进入奶中,保证婴儿不会吸食到空气,从而保证了婴儿的身体健康,另外回气更加顺畅连 续性更好,确保婴儿可以连续吸食,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奶嘴,其特征在于,该瓶体底部开口,该瓶体的瓶壁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还包括弹性垫片,该弹性垫片上设有圆环状弹性密封圈,该弹性密封圈安装在瓶壁下端的内侧,该弹性密封圈与上述瓶壁内侧紧密配合,该弹性密封圈的高度高于上述进气口的高度,该弹性垫片的下部设置有瓶底盖,该瓶底盖通过螺纹与上述瓶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回气奶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两个进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回气奶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三个进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回气奶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壁下端设置有四个进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回气奶瓶,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部回气奶瓶,包括瓶体,该瓶体的顶部设置有奶嘴,其特征在于,该瓶体底部开口,该瓶体的瓶壁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还包括弹性垫片,该弹性垫片上设有圆环状弹性密封圈,该弹性密封圈安装在瓶壁下端的内侧,该弹性密封圈与上述瓶壁内侧紧密配合,该弹性密封圈的高度高于上述进气口的高度,该弹性垫片的下部设置有瓶底盖,该瓶底盖通过螺纹与上述瓶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倡
申请(专利权)人:周伟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