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登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96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2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包括加高柱、反光座、上部支撑套、对接头、下部支撑套和支撑柱,下部防护框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部支撑套,支撑柱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对接头,支撑柱上端面拼装有加高柱,加高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部支撑套,加高柱上端面安装有反光座,本实用通过把加高柱由上而下插装在支撑柱上端面,此时对接头会嵌入到拼接腔中,然后再把挂块由上而下挂装在相对应上部支撑套中,以此对上部防护框进行挂装,而此时的上部防护框会处在下部防护框上端面,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防护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防护,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施工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建筑工程往往会用到防护栏对正在施工的区域进行保护,防止行人等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发生对人员伤害的事故,确保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2、公开号“cn214659315u”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将若干本防护装置通过安装柱和安装槽口串联在一起使用即可,使用完毕后可将支撑杆拆卸,然后转动u形板和转动板,即可对该防护装置进行折叠,相比于目前的防护护栏进而节省了一定的存储空间。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4、该防护装置的高度为固定式,导致不能根据施工现场对防护装置使用高度进行加高,在防护范围方面有待提高,并且该防护装置仅依靠垫脚进行支撑,一旦搁置在不平整地面则容易出现晃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包括上部防护框、上部防护网、下部防护网以及下部防护框,所述下部防护框前端面设置有下部防护网,所述下部防护框上端面拼装有上部防护框,所述上部防护框前端面设置有上部防护网,所述下部防护框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用于对下部防护框和上部防护框的支撑,所述支撑机构底部设置有定位组件,且定位组件用于对支撑机构的定位。

4、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加高柱、反光座、上部支撑套、对接头、下部支撑套和支撑柱,所述下部防护框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下部支撑套,所述支撑柱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对接头,所述支撑柱上端面拼装有加高柱,所述加高柱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部支撑套,所述加高柱上端面安装有反光座。

5、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内螺纹固定腔、稳定基座、固定底板和定位插杆,所述支撑柱底部安装有稳定基座,所述稳定基座上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固定腔,所述稳定基座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定位插杆。

6、优选地,所述加高柱内部下侧设置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环形侧面前侧设置有随动环形片,且随动环形片与定位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加高柱内部下侧卡装有复位弹簧。

7、优选地,所述定位头后端设置有拽拉环,所述对接头后端面上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与定位头相匹配。

8、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且第一外螺纹与内螺纹固定腔相啮合,所述定位插杆底部设置有嵌入尖头,且嵌入尖头与定位插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嵌入尖头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与第二外螺纹相啮合,所述固定底板内部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固定通孔。

9、优选地,所述上部防护框和下部防护框上端面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拼接凸块,所述上部防护框和下部防护框下端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拼接凹槽,且拼接凹槽与拼接凸块相卡装,所述上部防护框和下部防护框左右端面均对称设置有挂块,所述挂块为l形状,所述上部防护框和下部防护框前端面上侧均粘接有反光警示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通过安装加高柱、上部防护框和上部防护网,能够提高本装置的防护高度和范围,并且通过对加高柱和支撑柱进行拆卸也方便后期对本装置进行收纳或转移;

12、2、本实用通过安装定位插杆,方便把固定底板固定在土质地面,而把定位插杆拆卸后,便可以把固定底板固定在水泥地面,以此提高本装置适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包括上部防护框(1)、上部防护网(2)、下部防护网(5)以及下部防护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防护框(6)前端面设置有下部防护网(5),所述下部防护框(6)上端面拼装有上部防护框(1),所述上部防护框(1)前端面设置有上部防护网(2),所述下部防护框(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用于对下部防护框(6)和上部防护框(1)的支撑,所述支撑机构(4)底部设置有定位组件(3),且定位组件(3)用于对支撑机构(4)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柱(41)内部下侧设置有定位头(48),所述定位头(48)环形侧面前侧设置有随动环形片(47),所述加高柱(41)内部下侧卡装有复位弹簧(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48)后端设置有拽拉环(481),所述对接头(44)后端面上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与定位头(48)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6)环形侧面下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461),所述定位插杆(34)底部设置有嵌入尖头(341),所述嵌入尖头(341)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固定底板(33)下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底板(33)内部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固定通孔(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防护框(1)和下部防护框(6)上端面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拼接凸块(11),所述上部防护框(1)和下部防护框(6)下端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拼接凹槽,所述上部防护框(1)和下部防护框(6)左右端面均对称设置有挂块(13),所述上部防护框(1)和下部防护框(6)前端面上侧均粘接有反光警示贴(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包括上部防护框(1)、上部防护网(2)、下部防护网(5)以及下部防护框(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防护框(6)前端面设置有下部防护网(5),所述下部防护框(6)上端面拼装有上部防护框(1),所述上部防护框(1)前端面设置有上部防护网(2),所述下部防护框(6)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机构(4),且支撑机构(4)用于对下部防护框(6)和上部防护框(1)的支撑,所述支撑机构(4)底部设置有定位组件(3),且定位组件(3)用于对支撑机构(4)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柱(41)内部下侧设置有定位头(48),所述定位头(48)环形侧面前侧设置有随动环形片(47),所述加高柱(41)内部下侧卡装有复位弹簧(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48)后端设置有拽拉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琳
申请(专利权)人:张登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