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87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转动机构包括支撑架、轴承、框架和伸缩板,支撑架安装于壳体内部远离冷凝器的一侧,轴承转动于支撑架内部的两侧,框架处于轴承的两端,伸缩板滑动伸缩于框架内部的两侧,支撑架和框架均呈口状,轴承于支撑架的内侧呈360°旋转,轴承旋转时,框架同步旋转,伸缩板呈两段套装,伸缩板呈垂直伸缩嵌套,框架与伸缩板配套设置,当框架处于轴承的上端时,伸缩板处于框架内部的上端,当框架处于轴承的下端时,伸缩板处于框架内部的下端,伸缩板重量为200‑300g,通过轴承两端框架的转动,使得该种降温装置能够对覆铜板形成悬空降温,避免了现有覆铜板通过放置降温,易导致覆铜板朝下一面降温时间较长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非轧制的方式生产金属板、线、棒、管、型材或类似半成品,尤其涉及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覆铜板是将补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又称为覆铜箔层压板,覆铜板通过热压制成,在通过热压机热压后,覆铜板表面温度较高,因此需要降温装置对覆铜板表面进行降温,方便覆铜板后续加工,针对于降温装置的技术启示;

2、对于降温装置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

3、降温装置通过将覆铜板放置于平台,随后通过风力对覆铜板形成降温,由于覆铜板表面温度较高,而覆铜板的朝下放置面无法接触到风力,导致覆铜板朝下放置面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降温,从而导致降温装置无法快速对覆铜板的两面进行同时降温,无法缩短覆铜板的降温时间;

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2310126720.1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公开了降温装置,该专利技术连通管内设置有联动部,所述壳体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充满水的顶壳,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动杆,对覆铜板进行双重散热,进一步的提高了覆铜板的散热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的上端活动嵌套有顶盖(10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冷凝器(102)、散热网(103)和风扇(2),冷凝器(102)和散热网(103)分别处于壳体(1)的两侧,风扇(2)处于散热网(103)和冷凝器(1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的上端设有挡板(201),所述挡板(201)的内侧安装有底座(202),所述底座(202)的上端倾斜转动有旋转球体(203),所述旋转球体(203)下端的外侧环绕有圆环(204),所述旋转球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该壳体(1)的上端活动嵌套有顶盖(101),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冷凝器(102)、散热网(103)和风扇(2),冷凝器(102)和散热网(103)分别处于壳体(1)的两侧,风扇(2)处于散热网(103)和冷凝器(1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的上端设有挡板(201),所述挡板(201)的内侧安装有底座(202),所述底座(202)的上端倾斜转动有旋转球体(203),所述旋转球体(203)下端的外侧环绕有圆环(204),所述旋转球体(203)上端的外侧环绕有扇叶(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1)呈圆环状,且挡板(201)的上端呈倾斜25-45°,挡板(201)上端较低一端靠近散热网(103)的一端,底座(202)、旋转球体(203)、圆环(204)和扇叶(205)均处于挡板(20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铜板生产用双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2)呈凹状,旋转球体(203)于底座(202)的上端呈倾斜旋转,圆环(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创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