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79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废水处理组件包括环形柱状结构的内电极层以及依次围设于内电极层外周的隔离介质层和外电极层;外电极层,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情况下,刺激厌氧反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厌氧反应池中废水中的待降解物进行降解处理,释放待降解物中的电子和质子;内电极层环绕形成有空腔,内电极层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以使电子、质子以及进入空腔的废水溶解氧在空腔内进行还原反应。本申请所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的废水处理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微电场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2、基于传统的微电场强化生物预处理技术的废水处理装置,通常是一对电极相对放置,通过电流刺激阳极上附着的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在刺激厌氧微生物的同时,对阴极曝气从而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以使溶解氧与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时所产生的电子和质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3、但是,上述废水处理装置存在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所存在的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效率高的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废水处理组件包括环形柱状结构的内电极层以及依次围设于内电极层外周的隔离介质层和外电极层;

3、外电极层,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情况下,刺激厌氧反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厌氧反应池中废水中的待降解物进行降解处理,释放待降解物中的电子和质子;

4、内电极层环绕形成有空腔,内电极层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以使电子、质子以及进入空腔的废水溶解氧在空腔内进行还原反应。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组件承插机构;

6、多个废水处理组件通过多个组件承插机构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排列方式为单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

8、各组件承插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第一方向与废水处理组件的高度方向不重叠;组件承插机构上设置有环形接插槽,废水处理组件通过组件承插机构上的环形接插槽固定于组件承插机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组件承插机构包括顶层组件承插机构和底层组件承插机构;

10、其中,废水处理组件的顶部通过顶层组件承插机构的固定环形接插槽固定于顶层组件承插机构,废水处理组件的底部通过底层组件承插机构的固定环形接插槽固定于底层组件承插机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排列方式为多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每层的多个废水处理组件按照单层阵列排布方式排布。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组件承插机构中设置有开口,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头,曝气头用于穿过开口后暴露在空腔内,并用于向空腔中注入氧气以增加废水溶解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介质层包括内隔离介质层以及外隔离介质层,内隔离介质层贴设在内电极层的外表面,外隔离介质层贴设在外电极层的内表面,内隔离介质层与外隔离介质层之间设有中空层。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隔离介质层与外隔离介质层上均设有孔洞,质子依次经过外隔离介质层上的孔洞以及内隔离介质层上的孔洞后到达空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电极层包括内电极导线,内电极导线用于连接内电极层与电源负极,内电极导线均匀缠绕于内电极层的外壁上。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电极层包括外电极导线,外电极导线用于连接外电极层与电源正极,外电极导线均匀缠绕于外电极层的外壁上。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电极导线与外电极导线均为丝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电极层与外电极层均采用碳毡或碳刷制成。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组件、进水组件以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的废水处理装置,其中,曝气组件用于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的内电极层环绕形成的空腔中增加废水溶解氧,进水组件用于向厌氧反应池中注入废水。

20、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废水处理组件包括环形柱状结构的内电极层以及依次围设于内电极层外周的隔离介质层和外电极层,其中,外电极层,用于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情况下,刺激厌氧反应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对厌氧反应池中废水中的待降解物进行降解处理,释放待降解物中的电子和质子,内电极层环绕形成有空腔,内电极层用于与电源负极连接,以使电子、质子以及进入空腔的废水溶解氧在空腔内进行还原反应。这样,根据预设的排列方式在厌氧反应池中排列多个废水处理组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厌氧反应池中的空间增加更多的废水处理组件,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且通过隔离介质层将用于刺激厌氧微生物的外电极层与进行还原反应的内电极层隔开,避免了厌氧微生物受到废水溶解氧的影响所导致的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与废水处理设备能够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废水处理组件,所述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所述废水处理组件包括环形柱状结构的内电极层以及依次围设于所述内电极层外周的隔离介质层和外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组件承插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列方式为单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组件承插机构包括顶层组件承插机构和底层组件承插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列方式为多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每层的多个废水处理组件按照所述单层阵列排布方式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承插机构中设置有开口,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头,所述曝气头用于穿过所述开口后暴露在所述空腔内,并用于向所述空腔中注入氧气以增加所述废水溶解氧。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介质层包括内隔离介质层以及外隔离介质层,所述内隔离介质层贴设在所述内电极层的外表面,所述外隔离介质层贴设在所述外电极层的内表面,所述内隔离介质层与所述外隔离介质层之间设有中空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离介质层与所述外隔离介质层上均设有孔洞,所述质子依次经过所述外隔离介质层上的孔洞以及所述内隔离介质层上的孔洞后到达所述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层包括内电极导线,所述内电极导线用于连接所述内电极层与电源负极,所述内电极导线均匀缠绕于所述内电极层的外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层包括外电极导线,所述外电极导线用于连接所述外电极层与电源正极,所述外电极导线均匀缠绕于所述外电极层的外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导线与所述外电极导线均为丝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层与所述外电极层均采用碳毡或碳刷制成。

13.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组件、进水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曝气组件用于在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的内电极层环绕形成的空腔中增加废水溶解氧,所述进水组件用于向所述厌氧反应池中注入废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废水处理组件,所述多个废水处理组件在厌氧反应池中按照预设排列方式排列,所述废水处理组件包括环形柱状结构的内电极层以及依次围设于所述内电极层外周的隔离介质层和外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多个组件承插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列方式为单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组件承插机构包括顶层组件承插机构和底层组件承插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列方式为多层阵列排布方式,其中,每层的多个废水处理组件按照所述单层阵列排布方式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承插机构中设置有开口,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头,所述曝气头用于穿过所述开口后暴露在所述空腔内,并用于向所述空腔中注入氧气以增加所述废水溶解氧。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介质层包括内隔离介质层以及外隔离介质层,所述内隔离介质层贴设在所述内电极层的外表面,所述外隔离介质层贴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霞王波陈熹梁鹏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