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379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在混凝土分仓浇筑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斜撑呈Z形连接固定于上横杆和下横杆的外露段,构成倒三角架整体结构支撑于悬臂无腿大模板底部,形成对悬臂无腿大模板的竖向支撑加固;均匀排布的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形成模板整体受力均匀稳定结构,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定位精度、稳固度和安全性,解决了大模板局部不均匀变形和漏浆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尤其是大模板混凝土施工,具体为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水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发展提供清洁能源的水电站开始向西部江河流域地区转移建设,而拦水大坝通常选择混凝土坝这一坝型,混凝土坝的分仓浇筑施工需要安装大量的悬臂无腿大模板,而悬臂无腿大模板由于自身重力较大,模板的的稳定支撑加固技术成为一项重要的施工节点和技术难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悬臂无腿大模板不均匀变形、漏浆等状况,一旦出现这类情况,将会给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2、目前,现有混凝土坝的分仓浇筑施工的悬臂无腿模板采用拉筋和外模的方式进行加固,工序复杂、施工难度高、施工质量不稳定且施工的安全隐患较大,导致对浇筑完成但有缺陷的部位进行修复甚至复工,增加成本,延误工期,针对这一情况,研发一种具有简洁、便于安装、可靠性高,对模板进行加固的方法便成为一项当下需要完成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可大大增加模板的定位精度、稳固度和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在混凝土分仓浇筑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具体加固方法如下:

4、通过预埋形成的所述支撑系统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斜撑,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分别水平预埋锚入浇筑混凝土,所述斜撑呈z形连接固定于上横杆和下横杆外露段,构成竖向三角架整体结构支撑于悬臂无腿大模板底部,若干个支撑系统均匀排布于悬臂无腿大模板底部,形成对悬臂无腿大模板的竖向支撑加固;

5、通过预埋形成的所述锚固系统包括,l型插筋、拉杆、内撑杆和螺栓,将所述l型插筋均匀排布预埋入浇筑混凝土的顶部,其外露段与水平面成45°夹角,所述悬臂无腿大模板上预设若干预留孔用于安装固定的螺栓,拉杆的一端连接l型插筋的外露段、另一端连接悬臂无腿大模板上部和下部的螺栓,形成对悬臂无腿大模板的侧向拉伸加固,所述内撑杆一端连接l型插筋的外露段、另一端连接悬臂无腿大模板中部的螺栓,形成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侧向支撑加固。

6、进一步,所述斜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并呈z形连接于上横杆和下横杆的外露段,所述上横杆支撑在悬臂无腿大模板底部。上横杆和下横杆通过预埋形成可靠锚固,斜撑下端连接于下横杆外露段的始端,弯矩力臂短、具有很高的承载力,斜撑与上横杆和下横杆构成竖向的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该结构且施工工序简单、锚固强度高、承载力强、施工成本低,相比现有的拉筋和外模的方式更为牢固和可靠。

7、进一步,所述斜撑与上横杆和下横杆在一个空间平面内且该空间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8、进一步,所述的上横杆、下横杆、斜撑均采用c32的带肋钢筋,所述上横杆长50cm,下横杆长25cm,斜撑长40cm,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预埋锚固深度为15cm、间距为35cm,施工工序简单、固定可靠、施工成本低。

9、进一步,由上横杆、下横杆、斜撑构成的每组支撑系统在悬臂无腿大模底部的排布间距不大于1.5m。

10、进一步,所述的l型插筋采用c28钢筋,总长度为90cm,其中预埋锚入深度为50cm、前端弯钩段长度为20cm、外露段20cm。

11、进一步,所述的拉杆为c16拉杆,呈平行排布,排布间距小于1.0m,可防止模板产生不均匀变形。

12、进一步,所述的内撑杆采用c32的钢筋,平行排布的内撑杆排布间距1.0m,其上端连接在悬臂无腿大模板的中部的一排螺栓上。

13、进一步,所述拉杆和内撑杆与l型插筋的外露段及螺栓都为焊接连接,螺栓采用b7螺栓,并采用双螺帽紧固,焊接连接方式施工快捷、连接牢固。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斜撑呈z形连接固定于上横杆和下横杆的外露段,斜撑下端连接于下横杆外露段的始端,弯矩力臂短、具有很高的承载力,构成倒三角形整体稳定结构支撑于悬臂无腿大模板底部,形成对悬臂无腿大模板的竖向支撑加固;悬臂无腿大模板与拉杆连接后构成了等边直角三角形的稳固结构。均匀排布的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形成模板整体受力均匀稳定结构,大大提高了模板的定位精度、整体稳固度和安全性,解决了大模板局部不均匀变形和漏浆问题。

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形成可靠的锚固点,可承受较大应力,对模板加固牢靠、整体受力均匀稳定;施工工序少、施工效率高、成本低,相比现有的拉筋和外模的方式更为牢固可靠;普遍适用于大模板混凝土分仓浇筑施工,特别适用于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提高整体施工的安全性,保证了混凝土坝的高质量浇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分仓浇筑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具体加固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与水平面夹角为60°并呈Z形连接于上横杆(1)和下横杆(3)的外露段,所述上横杆(1)支撑在悬臂无腿大模板(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与上横杆(1)和下横杆(3)在一个空间平面内且该空间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1)、下横杆(3)、斜撑(2)均采用C32的带肋钢筋,所述上横杆(1)长50cm,下横杆(3)长25cm,斜撑(2)长40cm,所述上横杆(1)和下横杆(3)预埋锚固深度为15cm、间距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横杆(1)、下横杆(3)、斜撑(2)构成的每组支撑系统在悬臂无腿大模板(4)底部的排布间距不大于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型插筋(6)采用C28钢筋,总长度为90cm,其中预埋锚入深度为50cm、前端弯钩段长度为20cm、外露段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7)为C16拉杆,呈平行排布,排布间距小于1.0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撑杆(8)采用C32的钢筋,平行排布的内撑杆(8)排布间距1.0m,其上端连接在悬臂无腿大模板(4)的中部的一排螺栓(9)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内撑杆(8)与L型插筋(6)的外露段及螺栓(9)都为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9)设有双螺帽(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分仓浇筑施工中,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构件分别形成支撑系统和锚固系统,对悬臂无腿大模板进行稳定的竖向和侧向加固,具体加固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与水平面夹角为60°并呈z形连接于上横杆(1)和下横杆(3)的外露段,所述上横杆(1)支撑在悬臂无腿大模板(4)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2)与上横杆(1)和下横杆(3)在一个空间平面内且该空间平面与水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1)、下横杆(3)、斜撑(2)均采用c32的带肋钢筋,所述上横杆(1)长50cm,下横杆(3)长25cm,斜撑(2)长40cm,所述上横杆(1)和下横杆(3)预埋锚固深度为15cm、间距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无腿大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上横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维庄海龙陈春龙赵亚锋朱松松刘昊松胡祺杰毛国宇郝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