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修复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修复管道、喷凃装备和方法,尤其是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和制备方法、修复管道、喷凃装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造成水泥混凝土管道渗漏和堵塞的常见因素是混凝土管道的多孔结构和易腐蚀的表面,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管道的工作性能,需要对水泥混凝土管道进行修复,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分为结构性修复和功能性修复,其中功能性修复为管道结构主体力学性能满足要求时,对管道内壁病害进行修复,主要方法为衬管法和涂层法两类,涂层法因施工有效、经济友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管道功能性修复,因此管道修复组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现有的管道修复组合物中,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和环氧树脂为主要代表材料,现有应用中纤维增强水泥砂浆仅起到延缓腐蚀而不是隔离腐蚀的作用,耐腐蚀性欠佳,环氧树脂虽可较好隔离腐蚀,但因材料特性差异与混凝土接触界面薄弱,粘结耐久性较差,同时在修复外保护面形成致密水泥砂浆层,受到水泥混凝土管道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使修复外保护面易出现早期脱落,修复质量欠佳,从而影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处于膨胀状态的二氧化桂颗粒的组合物Ⅰ、具有粘接树脂的组合物Ⅱ、具有对二氧化桂颗粒进行固化剂的组合物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作为以外露颗粒凸凹层为管道的外保护层体的方式把技术特征集成在组合物Ⅰ、组合物Ⅱ和组合物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重量比例:组合物Ⅰ设置为包含有58-62份的乙醇、4.8-5.2份的硅烷偶联剂、7.3-7.8份的SiO2气溶胶和25.5-29.5份的氢氧化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处于膨胀状态的二氧化桂颗粒的组合物ⅰ、具有粘接树脂的组合物ⅱ、具有对二氧化桂颗粒进行固化剂的组合物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作为以外露颗粒凸凹层为管道的外保护层体的方式把技术特征集成在组合物ⅰ、组合物ⅱ和组合物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重量比例:组合物ⅰ设置为包含有58-62份的乙醇、4.8-5.2份的硅烷偶联剂、7.3-7.8份的sio2气溶胶和25.5-29.5份的氢氧化铵,
4.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管道修复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
5.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修复管道,其特征是:包含有管道(10)、内层体(20)和外层体(30)并且在管道(10)和外层体(30)之间设置有内层体(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修复管道,其特征是:按照作为以外露颗粒凸凹层为管道的外保护层体的方式把内层体(20)和外层体(30)与管道(10)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修复管道,其特征是:管道(10)设置为水泥混凝土管道并且管道(10)的内壁设置为与内层体(20)联接,
8.一种水泥基超疏水的修复管道喷凃装备,包含有承载车(1)、第一升降架(2)、第一旋喷机(3)、第一调节伸缩缸(4)、内层供料器(5)、第二升降架(6)、第二旋喷机(7)、第二调节伸缩缸(8)、外层供料器(9)、控制阀门(90)、尾支撑架(92)和调节螺杆(91)并且在承载车(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架(2)、第二升降架(6)和尾支撑架(92),在第一升降架(2)上设置有第一旋喷机(3)并且在第一旋喷机(3)与第一升降架(2)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伸缩缸(4),在第一旋喷机(3)与承载车(1)之间设置有内层供料器(5)并且在第二升降架(6)上设置有第二旋喷机(7),在第二旋喷机(7)与第二升降架(6)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伸缩缸(8)并且在第二旋喷机(7)与承载车(1)之间设置有外层供料器(9),在尾支撑架(92)与承载车(1)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91)并且在尾支撑架(9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旋喷机(3)和第二旋喷机(7),在内层供料器(5)和外层供料器(9)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泥基超疏水的修复管道喷凃装备,其特征是:承载车(1)设置为包含有车架部(11)、牵引环部(12)、行走轴部(13)、弹簧板部(14)、液压泵动力部(15)和空气压缩机部(16)并且车架部(11)的前竖部外端面设置为与牵引环部(12)联接,车架部(11)的前竖部内端面设置为与液压泵动力部(15)联接并且车架部(11)的后竖部外端面设置为与尾支撑架(92)接触式联接,车架部(11)的后竖部内端面设置为与空气压缩机部(16)联接并且车架部(11)的后竖部设置为与调节螺杆(91)螺纹式联接,车架部(11)的下端端面侧部设置为与弹簧板部(14)联接并且弹簧板部(14)设置为与行走轴部(13)联接,车架部(11)的上端端面前侧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升降架(2)和内层供料器(5)联接并且车架部(11)的上端端面后侧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二升降架(6)和外层供料器(9)联接,液压泵动力部(15)的输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行走轴部(13)的液压端口部、第一升降架(2)的液压端口部、第一调节伸缩缸(4)的液压端口部、内层供料器(5)的液压端口部、第二升降架(6)的液压端口部和第二调节伸缩缸(8)的液压端口部联接并且空气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飞,周述美,陈欣然,张嘉轩,胡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