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370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技术涉及除杂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性油墨除杂装置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其包括除杂罐,除杂罐底端的侧边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腿,除杂罐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墨进料斗,油墨进料斗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体,除杂罐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除杂罐一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L型杂质排料管,L型杂质排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一,除杂罐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墨过滤除杂组件,油墨过滤除杂组件由导流锥体、若干支撑臂、过滤筒和油墨排出管构成;通过该水性油墨除杂装置能够实现对水性油墨连续除杂工作,有效提高除杂效率,同时便于对油墨过滤除杂组件进行清洗,清洗过程无需对其进行拆卸,有效提高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杂装置,具体为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在水性油墨中出现固体树脂或者沉淀后的填充料时,需要对其进行除杂工作,避免影响其后续的使用,此时就需要用到除杂装置。

2、授权公告号为cn210787771u公开的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该专利文件中,通过离心桶和过滤网对水性油墨除杂后,在后期对杂质进行清理过程中,需要将离心桶和过滤网进行拆卸才能够将杂质排出,不仅影响对装置的清洗效率,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基于上述原因,本申请提出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水性油墨除杂装置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罐,所述除杂罐底端的侧边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腿,除杂罐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油墨进料斗,油墨进料斗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体,除杂罐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罐(1)底端的侧边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除杂罐(1)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油墨进料斗(3),油墨进料斗(3)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体(4),除杂罐(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5),除杂罐(1)一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L型杂质排料管(6),L型杂质排料管(6)上设置有阀门一(7),除杂罐(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墨过滤除杂组件(8),油墨过滤除杂组件(8)由导流锥体(9)、若干支撑臂(10)、过滤筒(11)和油墨排出管(12)构成,导流锥体(9)通过若干支撑臂(10)与除杂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筒(1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包括除杂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罐(1)底端的侧边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腿(2),除杂罐(1)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油墨进料斗(3),油墨进料斗(3)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盖体(4),除杂罐(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5),除杂罐(1)一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l型杂质排料管(6),l型杂质排料管(6)上设置有阀门一(7),除杂罐(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墨过滤除杂组件(8),油墨过滤除杂组件(8)由导流锥体(9)、若干支撑臂(10)、过滤筒(11)和油墨排出管(12)构成,导流锥体(9)通过若干支撑臂(10)与除杂罐(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过滤筒(11)活动连接于导流锥体(9)底端的中间位置,油墨排出管(12)固定连接于过滤筒(11)底端的中间位置,油墨排出管(12)与过滤筒(11)为连通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油墨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排出管(12)的底端穿插于除杂罐(1)并向除杂罐(1)的底部延伸,油墨排出管(12)与除杂罐(1)之间通过轴封(13)活动连接,油墨排出管(12)上设置有阀门二(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邦德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