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652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内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前端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安装有信号发射端,所述控制主板前端中间位置处的另一侧安装有信号接收端,所述前壳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接发元件保护结构。该高透射光电传感器通过设置有前保护壳、预留孔、安装螺丝和后耳片,使用时,在前壳体的前端固定前保护壳,当前端直接着地时,前保护壳内凹的结构可以将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保护在内,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预留孔为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预留了槽口,实现了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解决的是装置不具备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具体为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


技术介绍

1、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其基本原理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当前市面上常见的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在构造上大多类似,以塑胶制外壳为主体,内部以pcb控制主板为主,装有光电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功能上的不足,具备一定的改进空间,如传感器前端的接收元件和发射元件一般为玻璃材质,多为外凸或和外壳前端齐平,当传感器落地时很容易发生碎裂,更换成本大,不具备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其次,传感器的后盖壳一般通过螺栓和前端壳体连接,在拆除时需要用到撬刀或螺丝刀沿着边缘划撬才能取下,不方便发力,同时后盖壳仅做封闭用,传感器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只和前端壳体连接,在发生外部冲击时其连接处受力容易崩解,造成主板脱落,不具备内部抵紧外部易拆的功能;除此之外,光电传感器功能依赖电子元件运行得以实现,在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子容易沿着外壳间的缝隙侵入,造成内部电子元件功能障碍,影响传感器正常使用,不具备内部吸湿除潮的功能。

3、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透射光电传感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内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前端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安装有信号发射端,所述控制主板前端中间位置处的另一侧安装有信号接收端,所述前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壳盖,所述前壳体一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接线插口,所述后壳盖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弧形扣板,所述后壳盖前面上下两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条,所述不锈钢条的前端设置有无纺布包,所述前壳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接发元件保护结构。

3、所述光电接发元件保护结构包括前保护壳,所述前保护壳套接在前壳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前保护壳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两组预留孔,所述前保护壳前端的两侧分别插接有安装螺丝,所述前保护壳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后耳片。

4、优选的,所述前保护壳后端的形状尺寸和前壳体前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二者相互嵌合。

5、优选的,所述前保护壳前端的两侧向外凸出,中央位置具备弧度。

6、优选的,所述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和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的位置尺寸一一对应。

7、优选的,所述安装螺丝贯穿前保护壳的内部并延伸进前壳体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后耳片的一端和前保护壳的一端所在水平面相一致,二者的端面相齐平。

9、优选的,所述后弧形扣板关于后壳盖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10、优选的,所述后壳盖前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抵杆,所述前抵杆的前端贴近控制主板的后端,二者接触但不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包后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均匀涂覆有不干胶层,所述无纺布包的后端紧贴不锈钢条的前端。

12、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包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树脂颗粒,所述无纺布包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小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透射光电传感器不仅实现了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实现了内部抵紧外部易拆的功能,而且实现了内部吸湿除潮的功能;

14、通过设置有前保护壳、预留孔、安装螺丝和后耳片,使用时,将外接线接入接线插口,为传感器供能的同时接入信号,另一组传感器的信号发射端发射光电信号,信号接收端接收发出的信号,即完成光电传感流程,当信号被阻挡时,即触发警报条件,在前壳体的前端固定前保护壳,偏长的前保护壳在坠地时可以先行触地反弹,二次弹跳可以削减掉一部分冲击,当前端直接着地时,前保护壳内凹的结构可以将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保护在内,避免其直接接触地面,预留孔为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预留了槽口,后耳片可以增大前保护壳上下两端的面积,在触地时可以更好的释放冲击,安装螺丝为前保护壳的安装固定提供了物理支撑,实现了保护前端脆弱元件的功能;

15、通过设置有后弧形扣板和前抵杆,使用时,后壳盖在封盖时,其前端的前抵杆抵在控制主板的后方,提供后方的支撑力,在发生冲击时可以降低控制主板脱落位移的几率,也方便在拆除状态下可以快速拿起后壳盖,在拆除后壳盖时后弧形扣板方便手指扣入将后壳盖外拉抽出,同时增加后壳盖的外部强度,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实现了内部抵紧外部易拆的功能;

16、通过设置有内凹槽、不锈钢条、无纺布包、吸水树脂颗粒和不干胶层,使用时,在将后壳盖封盖前,取一组无纺布包贴合在不锈钢条上,不干胶层使其黏贴其上不易脱落,吸水树脂颗粒可以将传感器内部空气中的水分子快速吸除,保证其内部干燥,内凹槽中不锈钢条一方面便于黏贴,另一方面也方便后续清理胶渍,实现了内部吸湿除潮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包括前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内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板(4),所述控制主板(4)前端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安装有信号发射端(2),所述控制主板(4)前端中间位置处的另一侧安装有信号接收端(3),所述前壳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壳盖(5),所述前壳体(1)一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接线插口(10),所述后壳盖(5)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弧形扣板(11),所述后壳盖(5)前面上下两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凹槽(13),所述内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条(14),所述不锈钢条(14)的前端设置有无纺布包(15),所述前壳体(1)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接发元件保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护壳(6)后端的形状尺寸和前壳体(1)前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二者相互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护壳(6)前端的两侧向外凸出,中央位置具备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7)的位置尺寸和信号发射端(2)、信号接收端(3)的位置尺寸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丝(8)贯穿前保护壳(6)的内部并延伸进前壳体(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耳片(9)的一端和前保护壳(6)的一端所在水平面相一致,二者的端面相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弧形扣板(11)关于后壳盖(5)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盖(5)前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抵杆(12),所述前抵杆(12)的前端贴近控制主板(4)的后端,二者接触但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15)后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均匀涂覆有不干胶层(17),所述无纺布包(15)的后端紧贴不锈钢条(14)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15)的内部填充有吸水树脂颗粒(16),所述无纺布包(1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小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包括前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内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板(4),所述控制主板(4)前端中间位置处的一侧安装有信号发射端(2),所述控制主板(4)前端中间位置处的另一侧安装有信号接收端(3),所述前壳体(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壳盖(5),所述前壳体(1)一侧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接线插口(10),所述后壳盖(5)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弧形扣板(11),所述后壳盖(5)前面上下两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凹槽(13),所述内凹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不锈钢条(14),所述不锈钢条(14)的前端设置有无纺布包(15),所述前壳体(1)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光电接发元件保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护壳(6)后端的形状尺寸和前壳体(1)前端的形状尺寸相匹配,二者相互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护壳(6)前端的两侧向外凸出,中央位置具备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射光电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孔(7)的位置尺寸和信号发射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炳男马彬王金良刘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凯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