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物联网操作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内核的电力实时操作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配电网的监控数据及分布式电源、充电桩等用户设备的运行数据大量接入边缘计算终端,业务应用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对终端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2、目前终端操作系统多基于linux系统二次开发,基于linux系统二次开发是基于linux系统的主体框架,进行扩展开发,比如增加外设(plc、485、可信模组等)或者适配硬件平台等,不能完全适应电力业务,存在如下问题:
3、1)linux是非实时操作系统,无法满足电力实时性任务要求;
4、2)没有针对电力场景的任务调度机制;
5、3)电力对安全要求更高,需要在系统启动时有保护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目前终端操作系统多基于linux系统二次开发,存在的无法满足电力实时性任务要求、没有针对电力场景的任务调度机制、在系统启动时没有保护机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内核的电力实时操作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执行队列中的实时任务赋予权重值,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11,15];所述第二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6,10];所述第三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权重值的大小确定实时任务的执行顺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信息包括:active、enable和retrycoun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内核的电力实时操作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执行队列中的实时任务赋予权重值,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11,15];所述第二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6,10];所述第三阈值权重取值范围为[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权重值的大小确定实时任务的执行顺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信息包括:active、enable和retrycount;
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万兴,尚宇炜,白帅涛,周莉梅,孙浩洋,程麟健,蒋鹏飞,王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