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53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及工艺,包括套管、第一油管、采油泵筒、第二油管和射孔枪,第二油管上套设有封隔器,采油泵筒的内部设有采油泵芯,采油泵芯远离第一油管的一端设有换向锁止装置,换向锁止装置包括换向管,固设在采油泵芯的一端,换向管上设有与采油泵芯连通的喷嘴,采油泵座,固设在采油泵筒内,采油泵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换向管和采油泵筒的过桥结构,通过封隔器座封后,关闭套管的闸门,从第一油管打压至激发射孔枪完成油层射孔,之后封隔器解封,从套管泵入动力液,使动力液推动地层产物进入采油泵筒内,并通过采油泵芯充分混合一同进入第一油管中完成携砂采油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的油田施工中,施工的单眼直井和定向井都比较少,施工比较多的都是平台丛式定向井,这样施工的好处可以减少钻井施工的占地面积,有效地开发一些地面受到障碍物遮挡而难以开采的油层,还能便于油田后期采油的集中输油和统一管理,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但因其一台多井的布局方式导致前期完成钻井后无法及时进行采油作业,严重影响开采时效,为了避免因空间受限导致的无法及时开采,急需提出一种丛式定向井不同井位的采油、钻井同步进行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及工艺,以解决丛式定向井在钻井完成后无法及时进行作业采油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包括套管,其内部设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接设有采油泵筒,所述采油泵筒远离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接设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远离所述采油泵筒的一端接设有射孔枪,所述第二油管上套设有用于座封套管内部的封隔器,所述采油泵筒的内部设有采油泵芯,所述采油泵芯远离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设有换向锁止装置,所述换向锁止装置包括:

3、换向管,固设在所述采油泵芯的一端,且所述换向管上设有与所述采油泵芯连通的喷嘴;

4、采油泵座,固设在所述采油泵筒内,所述采油泵座套设在所述换向管上,所述采油泵座与所述换向管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采油泵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换向管和采油泵筒的过桥结构;

5、其中,通过封隔器座封后,关闭套管的闸门,从第一油管打压至激发射孔枪完成油层射孔,之后封隔器解封,从套管泵入动力液,使动力液推动地层产物进入采油泵筒内,并通过采油泵芯充分混合一同进入第一油管中完成携砂采油工作。

6、优选的,所述采油泵筒包括:

7、上接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管固定连接;

8、上密封筒,其一端与所述上接头远离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密封筒用于对采油泵芯的一处进行封闭;

9、连接筒,其一端与所述上密封筒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

10、进液筒,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上密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11、下接头,其一端与所述进液筒远离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进液筒包括:

13、动力液筒,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且所述动力液筒通过过桥结构与所述换向管的内部连通;

14、产液筒,其一端与所述动力液筒远离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采油泵芯包括:

16、捕捞接头,其外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液口;

17、缓冲管,其一端与所述捕捞接头远离第一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18、汇聚部,其一端与所述缓冲管远离所述捕捞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向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汇聚部与所述喷嘴之间连通。

19、优选的,所述捕捞接头与所述缓冲管之间卡设有挡砂橡胶环。

20、优选的,所述汇聚部包括:

21、扩散延长管,其一端与所述缓冲管固定连接;

22、扩散器,其一端与所述扩散延长管远离缓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23、喉管,套设在所述扩散器上,所述喉管与所述扩散器固定连接,所述喉管靠近所述换向管的一处设有多个产液吸入孔,每个所述产液吸入孔的一端均朝向扩散器的内部设置,且所述喷嘴穿过所述喉管与所述扩散器的内部连通。

24、优选的,所述扩散延长管上卡设有扶正环。

25、优选的,所述采油泵座包括:

26、下密封筒,套设在所述换向管上,且所述过桥结构设置在所述下密封筒上;

27、换向座,其一端与所述下密封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座与所述采油泵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换向座与所述换向管可拆卸连接;

28、弹簧,设置在所述换向座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换向座与所述换向管。

29、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0、a.该工艺管柱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射孔枪、第二油管、封隔器、采油泵筒和第二油管串至井口;

31、b.装置下到设计深度后,先进行封隔器座封,座封完成后关闭套管闸门,从第一油管打压至激发射孔枪完成油层射孔;

32、c.将采油泵芯从第一油管内投入,地面设备泵送至采油泵座,到位后采油泵芯的换向管与采油泵座的换向座进行换向锁止,此时地面设备有压力升高显示,完成采油泵芯与采油泵座的对接;

33、d.地面设备从套管泵入动力液,动力液经动力液筒两侧过桥结构进入采油泵座内部,再经换向管上的孔眼进入采油泵芯内部,液流上行经喷嘴向上喷出,携带地层产物一同进入喉管,在扩散器中充分混合一同上行经扩散延长管、缓冲管和捕捞接头,并从捕捞接头的出液口进入第一油管,直至上行送至地面,实现携砂采油工作;

34、e.当采油泵芯损坏时,通过地面设备对第一油管再次增压,使采油泵芯的换向管与采油泵座的换向座再次换向脱开后,套管再次泵入液体时采油泵芯脱离采油泵筒,继续泵入液体直至将采油泵芯上行推至井口,采油泵芯最上端捕捞接头进入捕捞器中被锁紧时可停泵取出采油泵芯进行更换。

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6、1、实现采油与钻井同步进行,有效提高采油的时效性;

37、2、实现射孔采油一体化,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

38、3、实现不动管柱更换采油泵芯,节省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包括套管(1),其内部设有第一油管(2),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接设有采油泵筒(3),所述采油泵筒(3)远离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接设有第二油管(4),所述第二油管(4)远离所述采油泵筒(3)的一端接设有射孔枪(5),所述第二油管(4)上套设有用于座封套管(1)内部的封隔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筒(3)的内部设有采油泵芯(7),所述采油泵芯(7)远离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设有换向锁止装置(8),所述换向锁止装置(8)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筒(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筒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芯(7)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接头(17)与所述缓冲管(19)之间卡设有挡砂橡胶环(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部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延长管(21)上卡设有扶正环(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座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包括套管(1),其内部设有第一油管(2),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接设有采油泵筒(3),所述采油泵筒(3)远离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接设有第二油管(4),所述第二油管(4)远离所述采油泵筒(3)的一端接设有射孔枪(5),所述第二油管(4)上套设有用于座封套管(1)内部的封隔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筒(3)的内部设有采油泵芯(7),所述采油泵芯(7)远离所述第一油管(2)的一端设有换向锁止装置(8),所述换向锁止装置(8)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泵筒(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炮弹射孔与携砂采油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筒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玉建刘东立马虎子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垣发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