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生产相关,具体是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
技术介绍
1、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地层能量不断下降同时地层产液携带的一些泥砂、黏土、矿物质等一同被运移至近井地带,造成绕丝筛管或割缝管缝隙堵塞严重,油井供液能力变差,产量大幅度下降。
2、出现堵塞常规的解堵工艺一般需先将井内生产管柱及防砂管柱起出后再进行解堵工艺的实施,导致长时间的停井,降低原油采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解堵工艺需先将井内生产管柱及防砂管柱起出而导致停井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包括:生产管柱、脉冲阀、氮气车和泵车,所述脉冲阀连接生产管柱,所述氮气车连接脉冲阀,氮气车用于向脉冲阀充装高压氮气,所述泵车与生产管柱连接,与氮气车组相并联。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包括生产管柱、压力脉冲装置、氮气车和泵车,所述压力脉冲装置为压力罐体,其内设置有多个压力腔,相邻所述压力腔间通过隔板组相互隔离隔绝,压力腔内设置有胶囊,所述胶囊与预充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囊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菌形阀板,所述隔板组内设置有通孔。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脉冲装置外侧设置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脉冲装置外侧对应每个压力腔均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均连接至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与连接至生产管柱。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囊的体积为压力腔体积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压力氮气脉冲方式解堵,解堵时不需要将井内生产管柱及防砂管柱起出,对管柱生产影响小,且注气方式注入地层后可增压实现增产增能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管柱(1)、压力脉冲装置(5)、氮气车(3)和泵车(4),所述压力脉冲装置(5)为压力罐体,其内设置有多个压力腔(51),相邻所述压力腔(51)间通过隔板组(53)相互隔离隔绝,压力腔(51)内设置有胶囊(52),所述胶囊(52)与预充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5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21),所述连接杆(521)底端固定连接有菌形阀板(522),所述隔板组(53)内设置有通孔(5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脉冲装置(5)外侧设置有与压力罐体连接一体的进气腔(55),所述进气腔 (55)上连接有进气管路(54),所述进气管路(54)与氮气车(3)连接,进气腔(55)与各压力腔(51)分别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脉冲装置(5)外侧对应每个压力腔(51)均连接有出气管(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56)上均设置有电磁阀(5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52)的体积为压力腔(51)体积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产管柱(1)、压力脉冲装置(5)、氮气车(3)和泵车(4),所述压力脉冲装置(5)为压力罐体,其内设置有多个压力腔(51),相邻所述压力腔(51)间通过隔板组(53)相互隔离隔绝,压力腔(51)内设置有胶囊(52),所述胶囊(52)与预充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52)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21),所述连接杆(521)底端固定连接有菌形阀板(522),所述隔板组(53)内设置有通孔(5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动生产管柱逆向脉冲解堵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脉冲装置(5)外侧设置有与压力罐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玉建,刘东立,季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垣发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