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340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两次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制得金属盐前驱体,金属盐前驱体经酸化处理制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核壳结构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异,重复使用5次之后,反应物的转化率仍高于98%,具有可多次重复使用,能耗小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催化剂用于合成双酚类化合物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达99.91%、产品选择性达99.8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催化,具体涉及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双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两个或更多酚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因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和成型性,优良的透明性、折射率、易溶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航空、电子、汽车工业领域。在现代聚合加工工艺中,双酚类化合物被大量用于缩合反应中来制备缩聚产品,因此新型双酚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对发展新型合成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2、双酚类化合物主要是由苯酚与酮或醛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经傅克反应(friedel-crafts)烷基化缩合而成,由于所用催化剂不同被分为多种合成方法。目前合成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浓硫酸法、氯化氢法、杂多酸法、离子液体法、改性离子交换树脂法及分子筛法。中国专利cn 102795970b、cn 101735020a及美国专利us 465458a,以芴酮和苯酚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双酚芴,该方法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产率高且操作简单,但此方法易产生副产物,难以及时中止反应的进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此外,还存在着产品质量差、能耗高等问题。中国专利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金属M盐为Zr4+、Ti4+、Ce3+的硝酸盐或者氯盐中的一种;所述步骤(1)、(2)金属M盐溶液的浓度为0.1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金属M盐与M(OH)x的质量比为(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氨水调节溶液pH均至9~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金属m盐为zr4+、ti4+、ce3+的硝酸盐或者氯盐中的一种;所述步骤(1)、(2)金属m盐溶液的浓度为0.1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金属m盐与m(oh)x的质量比为(1~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氨水调节溶液ph均至9~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硫酸的浓度为0.5~2mol/l,m(oh)x@m(oh)x前驱体的质量与硫酸体积比为1g:(10~20)ml;焙烧的温度为500℃~650℃,焙烧时间为3~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彦锋李敬杰王琳张汉力周艳梅赵俊伟刘勇赵正阳路育良郭礼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