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33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技术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端,所述出液端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泵体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控制驱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并且,当驱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通过斜柱使驱动机构的转轴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距离发生改变,同时,活塞块的移动幅度会随着转轴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进而使该液压柱塞泵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流量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柱塞泵,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柱塞泵


技术介绍

1、柱塞泵是借助于活塞在液缸工作腔内的往复运动(或通过隔膜、波纹管等挠性元件在工作腔内的周期性弹性变形)来使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目前,市面上的液压柱塞泵,大多通过旋转的曲轴和连杆的配合使活塞块在泵体内往复移动,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3331428u所公开的一种高压液压柱塞泵,但由于活塞块的移动幅度是固定的,进而导致液压柱塞泵无法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流量的大小,从而导致液压柱塞泵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的液压柱塞泵,大多通过旋转的曲轴和连杆的配合使活塞块在泵体内往复移动,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3331428u所公开的一种高压液压柱塞泵,但由于活塞块的移动幅度是固定的,进而导致液压柱塞泵无法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流量的大小,从而导致液压柱塞泵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提出的一种液压柱塞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液压柱塞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端,所述出液端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泵体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斜柱,所述泵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泵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壁与驱动机构的表面接触,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与斜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左侧与活塞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所述第一u形板内壁的上下两侧和第一圆柱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一空心块,所述第一空心块的右侧与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矩形筒,所述矩形筒的左侧与连接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筒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内部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与斜柱的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电动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与第一圆孔的内壁接触,所述转轴的表面和斜柱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

7、优选的,所述斜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板,所述第三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所述泵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壁与第二圆柱的表面接触。

8、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刻度尺,所述第二圆柱位于第二u形板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电动推杆控制驱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并且,当驱动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时,通过斜柱使驱动机构的转轴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距离发生改变,同时,活塞块的移动幅度会随着转轴与第二连接支架之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进而使该液压柱塞泵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流量的大小。

11、(2)本技术通过第三圆板、第二圆柱和第二圆孔的配合,对斜柱的底部进行加固,进而使斜柱在带动第二连接支架移动时,斜柱不会因作用力而发生弯曲,同时,通过u形板、透明刻度尺和第二圆柱的配合,使使用者能直观的判断斜柱的升降距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柱塞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3),所述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端(4),所述出液端(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5),所述泵体(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活塞块(6),所述活塞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9),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斜柱(10),所述泵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13),所述泵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14),所述第一圆孔(14)的内壁与驱动机构(13)的表面接触,所述驱动机构(13)的底部与斜柱(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包括第一U形板(71),所述第一U形板(71)的左侧与活塞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71)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72),所述第一U形板(71)内壁的上下两侧和第一圆柱(72)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一空心块(73),所述第一空心块(73)的右侧与连接柱(8)的左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包括矩形筒(91),所述矩形筒(91)的左侧与连接柱(8)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矩形筒(9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92),所述条形孔(92)的内壁贴合设置有第一圆板(93),所述第一圆板(93)的内部开设有斜孔(94),所述斜孔(9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筒(95),所述圆筒(95)的内壁与斜柱(10)的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支撑板(131),所述支撑板(131)的底部与电动推杆(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132),所述电机支架(13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3),所述驱动电机(1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34),所述转轴(134)的表面与第一圆孔(14)的内壁接触,所述转轴(134)的表面和斜柱(10)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板(15),所述第三圆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16),所述泵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孔(17),所述第二圆孔(17)的内壁与第二圆柱(16)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18),所述第二U形板(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明刻度尺(19),所述第二圆柱(16)位于第二U形板(18)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柱塞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3),所述泵体(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端(4),所述出液端(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5),所述泵体(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活塞块(6),所述活塞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支架(7),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支架(9),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的内壁贴合设置有斜柱(10),所述泵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2),所述电动推杆(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13),所述泵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14),所述第一圆孔(14)的内壁与驱动机构(13)的表面接触,所述驱动机构(13)的底部与斜柱(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包括第一u形板(71),所述第一u形板(71)的左侧与活塞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71)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柱(72),所述第一u形板(71)内壁的上下两侧和第一圆柱(72)的表面贴合设置有第一空心块(73),所述第一空心块(73)的右侧与连接柱(8)的左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9)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鹏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