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33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2: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包括胃管主体,胃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筒,且收纳筒的两侧均为敞口设置,收纳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盖子,且其中一个盖子的中部开设有与胃管主体的穿孔,胃管主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锁定机构,可以快速的将盖子与收纳筒固定,进而可以防护带有堵帽的胃管主体的接口,通过限位机构,在限位板的作用下,可以对胃管主体进行止流,进而实现了双重防护,防止了胃管主体食物反流外溢,通过限位机构,可以将胃管结构防护机构限位在床单或衣物上,通过连接带,可以在收纳筒掉落时,拽住收纳筒,避免了收纳筒掉落时将胃管主体上堵帽带下,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胃管虽然避免了在注射食物时出现外溢的情况,但是由于胃管是直接放置在床上的,因此可能会出现胃管接口被蹭开的情况,导致食物反流潮湿床单,实用性较低。

2、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2122212937.3)所公开的“一种可避免注射食物时出现外溢的胃管,包括胃管,所述胃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槽,且对接槽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调节密封结构,所述调节密封结构包括大插口,所述大插口安装在对接槽的底端,所述大插口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大插口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梯形内槽。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调节密封结构,使用时在大插口的内壁设置有梯形内槽,梯形内槽外口径较大,内口径较小,在注射器口与其插接时,其较小的口槽可对注射器口进行挤压包裹,且梯形内槽的内壁设置有等间距排列分布的外凸包裹胶圈,外凸包裹胶圈可与注射器口槽上设置的外凸纹进行限位密封包裹,进行缝隙挤压填充,使其对接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流食外溢”;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的胃管虽然避免了在注射食物时出现外溢的情况,但是由于胃管是直接放置在床上的,因此可能会出现胃管接口被蹭开的情况,导致食物反流潮湿床单,实用性较低。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胃管结构防护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4、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5、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筒,且收纳筒的两侧均为敞口设置,所述收纳筒的两侧均设置有盖子,且其中一个盖子的中部开设有与胃管主体的穿孔,所述胃管主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位胃管主体和胃管结构防护机构,所述收纳筒和限位机构之间设置有连接带。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盖子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收纳筒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螺纹槽相匹配的外螺纹槽。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由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组成。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胃管主体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上宽下窄设置。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底端的一侧与限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子内的底端固定设有插针,所述夹子内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插针相匹配的针帽。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收纳筒顶端且靠近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筒与盖子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

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四个定位块,四个所述定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纳筒顶端和底端的两侧,所述盖子顶端和底端的中部均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定位块穿插连接。

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四个弹簧,所述定位块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定位珠,且定位珠的一侧穿出定位块并与凸起卡合连接。

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带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靠近所述限位板一个定位块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相对应弹簧内,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相对应定位珠固定连接,且限位杆的另一端穿出该定位块并设置有l形杆,且l形杆固定安装在该定位块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l形杆穿插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7、通过设置的锁定机构,可以快速的将盖子与收纳筒固定,进而可以防护带有堵帽的胃管主体的接口,通过限位机构,在限位板的作用下,可以对胃管主体进行止流,进而实现了双重防护,防止了胃管主体食物反流外溢,通过限位机构,可以将胃管结构防护机构限位在床单或衣物上,通过连接带,可以在收纳筒掉落时,拽住收纳筒,避免了收纳筒掉落时将胃管主体上堵帽带下,提高了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包括胃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筒(2),且收纳筒(2)的两侧均为敞口设置,所述收纳筒(2)的两侧均设置有盖子(3),且其中一个盖子(3)的中部开设有与胃管主体(1)的穿孔,所述胃管主体(1)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用于限位胃管主体(1)和胃管结构防护机构,所述收纳筒(2)和限位机构(4)之间设置有连接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3)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收纳筒(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螺纹槽相匹配的外螺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由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板(401),所述限位板(401)上开设有与胃管主体(1)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上宽下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夹子(402),所述夹子(402)底端的一侧与限位板(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子(402)内的底端固定设有插针(403),所述夹子(402)内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插针(403)相匹配的针帽(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5)的一端与限位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连接带(5)的另一端与收纳筒(2)顶端且靠近限位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筒(2)与盖子(3)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6)包括四个定位块(601),四个所述定位块(601)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纳筒(2)顶端和底端的两侧,所述盖子(3)顶端和底端的中部均为凸起设置,且凸起与定位块(601)穿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6)还包括四个弹簧(602),所述定位块(601)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簧(602)的一端与定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0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定位珠(603),且定位珠(603)的一侧穿出定位块(601)并与凸起卡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5)的一端与限位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靠近所述限位板(401)一个定位块(601)上设置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位于相对应弹簧(602)内,所述限位杆(7)的一端与相对应定位珠(603)固定连接,且限位杆(7)的另一端穿出该定位块(601)并设置有L形杆(8),且L形杆(8)固定安装在该定位块(601)上,所述连接带(5)的另一端与L形杆(8)穿插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包括胃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筒(2),且收纳筒(2)的两侧均为敞口设置,所述收纳筒(2)的两侧均设置有盖子(3),且其中一个盖子(3)的中部开设有与胃管主体(1)的穿孔,所述胃管主体(1)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用于限位胃管主体(1)和胃管结构防护机构,所述收纳筒(2)和限位机构(4)之间设置有连接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3)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收纳筒(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内螺纹槽相匹配的外螺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由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板(401),所述限位板(401)上开设有与胃管主体(1)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上宽下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夹子(402),所述夹子(402)底端的一侧与限位板(40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子(402)内的底端固定设有插针(403),所述夹子(402)内的顶端固定设有与插针(403)相匹配的针帽(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胃管结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5)的一端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柳赖庭文梁石英符惠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