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04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包括钢架和抗震底板,所述钢架包括若干竖直支架和横向支架,所述抗震底板包括竖直底板和横向底板,所述抗震底板对称设置在钢架的外侧拐角处,且抗震底板的竖直底板和横向底板分别位于钢架的竖直支架和横向支架处。该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该装置通过液压缓冲杆和卸力弹簧的弹力作用可降低钢架的振动幅度,从而能够加强对钢架的缓冲保护,同时利用活动丝杆与固定套之间相互螺旋旋合可达到旋合卸力的作用,进一步达到缓冲卸力的目的,并通过两个方向缓冲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加强钢架的抗震性能,进而提高了钢架的钢结构使用寿命,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

2、目前,常规的钢结构在进行安装时,多采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建筑建造在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的地区时,钢结构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处会受到横向的摆动力,现有的建筑施工用钢结构其抗震效果较差,容易导致钢结构的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处出现变形或者开裂情况,进而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连接强度,导致钢结构整体容易发生松动,同时影响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故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包括钢架(1)和抗震底板(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底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胶圈(201),所述缓冲胶圈(201)远离抗震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202),所述缓冲板(202)与抗震底板(2)之间固定装配有缓冲弹簧(203),且缓冲弹簧(203)位于缓冲胶圈(20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5)的内壁开设有与活动丝杆(6)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活动丝杆(6)与固定套(5)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包括钢架(1)和抗震底板(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底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胶圈(201),所述缓冲胶圈(201)远离抗震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板(202),所述缓冲板(202)与抗震底板(2)之间固定装配有缓冲弹簧(203),且缓冲弹簧(203)位于缓冲胶圈(20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5)的内壁开设有与活动丝杆(6)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活动丝杆(6)与固定套(5)通过螺纹旋合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1)包括液压缓冲杆(111)、卸力弹簧(112)和缓冲块(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组件(12),所述限位组件(12)包括限位架(121)、调节套(122)和限位杆(1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结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稳定支架(9)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91),所述活动槽(91)的内壁上开设有稳定滑槽(92),所述限位杆(123)位于活动槽(91)中,所述限位杆(12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稳定滑块(1231),所述稳定滑块(1231)位于活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刚类维锋赵杰马红军李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翔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