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手术器械,具体为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
技术介绍
1、电子软镜是一种可经过人体自然通道或者小切口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按照可使用的频次,可分为可重复性电子软镜和一次性电子软镜,与一次性电子镜相比,可重复电子软镜使用超过99次后,成本效益方与一次性电子镜相近,尽管如此,可重复使用的电子软镜不经过保养与维修,是很难达到使用超过99次。
2、可重复使用的电子软镜大多数厂家给出的寿命约50-60次,平均使用次数只有30次,据统计可大致分为3个原因:1、角度过度弯曲或会致使镜体的损坏,2、重复消毒致使软镜镜内组织受损,3、使用方式不当且维修后寿命减少;
3、数据表明使用寿命约为30次的软镜,其终身一般需要经过3次的维修,每次维修过后能再使用5-10次,5-10次使用之后便到下一个维修周期。一般的软镜在经过3次维修过后,其不能再次投入使用。随着维修次数的增多,加上镜身材料不断的老化,每次维修可使用的次数会逐渐减少,平均成本就会变大;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航空插头(2),所述航空插头(2)表面套接有插头护套(1),所述航空插头(2)远离插头护套(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线缆(3),所述航空插头(2)与手柄线缆(3)电连接,所述手柄线缆(3)远离航空插头(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外壳(4),所述手柄线缆(3)一端贯穿手柄外壳(4)延伸至壳内,所述手柄外壳(4)表面开设有测漏接口(5),所述手柄外壳(4)一侧设置有按键(6),所述手柄外壳(4)靠近按键(6)的一侧开设有器械通道(7),所述手柄外壳(4)远离航空插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道管(8),所述钳道管(8)远离手柄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航空插头(2),所述航空插头(2)表面套接有插头护套(1),所述航空插头(2)远离插头护套(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线缆(3),所述航空插头(2)与手柄线缆(3)电连接,所述手柄线缆(3)远离航空插头(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外壳(4),所述手柄线缆(3)一端贯穿手柄外壳(4)延伸至壳内,所述手柄外壳(4)表面开设有测漏接口(5),所述手柄外壳(4)一侧设置有按键(6),所述手柄外壳(4)靠近按键(6)的一侧开设有器械通道(7),所述手柄外壳(4)远离航空插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钳道管(8),所述钳道管(8)远离手柄外壳(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入管(9),所述插入管(9)与钳道管(8)轴线重合,所述插入管(9)远离钳道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蛇骨(10),所述蛇骨(10)表面套接有胶皮套(11),所述蛇骨(10)远离插入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先端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4)包括手柄下壳(4.1),所述手柄下壳(4.1)与手柄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测漏接口(5)开设于手柄下壳(4.1)表面,所述测漏接口(5)贯穿手柄下壳(4.1),所述测漏接口(5)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铜螺母(4.2),两侧所述铜螺母(4.2)沿测漏接口(5)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测漏接口(5)内置有芯杆座(4.4),所述芯杆座(4.4)与测漏接口(5)通过铜螺母(4.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座(4.4)内置有芯杆(4.7),所述芯杆(4.7)与芯杆座(4.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芯杆(4.7)远离芯杆座(4.4)的一端套接有复位弹簧(4.6),所述复位弹簧(4.6)顶部与芯杆座(4.4)接触,所述芯杆(4.7)轴线与测漏接口(5)轴线重合,所述芯杆(4.7)靠近手柄下壳(4.1)的一端表面套接有第一密封圈(4.3),所述第一密封圈(4.3)外环壁与芯杆座(4.4)接触,所述芯杆座(4.4)远离手柄下壳(4.1)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密封圈(4.5),所述第二密封圈(4.5)外环壁与测漏接口(5)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限次数使用的电子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4.7)底部设置有测漏帽(4.9),所述测漏帽(4.9)套接在测漏接口(5)表面,所述测漏接口(5)与测漏帽(4.9)内壁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智强,钱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无右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