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穿通导管。
技术介绍
1、慢性闭塞介入手术时,微导管通常用于辅助导丝通过病变部位和交换导丝,其具有外径小,通过性好等特点。但当遇到较严重闭塞时,由于其远端较软推送时无法将微导管穿过闭塞部位,无法起到导丝交换作用。针对上述问题,临床上会通过将微导管旋转推送的方式,利用其旋转和推送时产生的作用力将微导管扭转通过闭塞部位。临床上通常将可以进行扭转推送的微导管称为穿通导管,穿通导管结构通常包含弹簧结构,主要由内层,编织层,弹簧层和外层组成。其内腔需要确保导丝顺畅通过,因此要求其具有一定大小的内腔,而多层结构使微导管管身壁厚较大,其内外径尺寸设计均受到限制,目前临床上直径最小的穿通导管直径是2.1f,当遇到闭塞部位较严重,微通道较小,穿通导管直径相对较大,通过扭转推送的方式也无法穿过闭塞部位,因此临床上需要更细小且能被扭转推送的微导管,用来通过闭塞部位较严重的血管,实现导丝交换,完成后续的介入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通导管,该导管包括有管身,所述管身内设置有贯通其前后两段的管身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包括有穿通段和扭控段,所述穿通段后端和扭控段前端连接;所述穿通段可形变,所述扭控段往一个方向扭转时,可带动所述穿通段形变,使得所述穿通段截面直径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通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通段包括可形变的内层、形变层和外层,所述穿通段内层、形变层和由外层内至外依次套接固定,所述穿通段处的管身内腔形成于穿通段内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通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通段的形变层在所述扭控段往一个方向扭转时截面直径可变小,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通导管,该导管包括有管身,所述管身内设置有贯通其前后两段的管身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包括有穿通段和扭控段,所述穿通段后端和扭控段前端连接;所述穿通段可形变,所述扭控段往一个方向扭转时,可带动所述穿通段形变,使得所述穿通段截面直径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通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通段包括可形变的内层、形变层和外层,所述穿通段内层、形变层和由外层内至外依次套接固定,所述穿通段处的管身内腔形成于穿通段内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通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通段的形变层在所述扭控段往一个方向扭转时截面直径可变小,所述穿通段的内层和外层可同步形变,使得所述穿通段截面直径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通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为穿通段弹簧层;沿所述穿通段直径剖开所述穿通段,其截面中穿通段弹簧层包括有多个金属区,相邻金属区之间形成有间隙区;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东东,周建,王平,夏钰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