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骨架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300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以及汽车,涉及汽车车身领域。该车身骨架包括地板、两个外边梁、两个内边梁以及两个电池悬挂梁。其中,内边梁与外边梁共同围绕形成第一缓冲腔,电池悬挂梁、内边梁以及地板共同围绕形成第二缓冲腔。基于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所形成的双腔体结构,大大增强了车身骨架的扭转性能和弯曲刚度,从而削弱撞击能量,有效抵抗车辆正碰或侧碰所受冲击,达到保障电池或乘员的有益效果。又由于车身骨架用于吊装电池的电池悬挂梁均偏向位于第一方向两侧的内边梁连接,使得车身骨架能够容置的电池宽度最大化且电池高度前后平整,从而取代在多层高度设置电池以保证电池电量的方式,以同时实现续航里程最大化与地板的平整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骨架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车身地板加强梁布置结构会限制电池的宽度,造成电池前后高度不平整,造成车辆内部的地板高低不平整,给乘车人员造成出入不便。现有的地板加强梁框架对电池的保护也不充分,侧碰和前碰都会引起电池周边加强梁变形严重从而伤害到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以及汽车,其能够使得车身骨架能够容置的电池宽度最大化且电池高度前后平整,从而取代在多层高度设置电池以保证电池电量的方式,以同时实现续航里程最大化与地板的平整化设计。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骨架,包括地板、两个外边梁、两个内边梁以及两个电池悬挂梁;

4、两个内边梁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地板,内边梁远离地板的一侧与外边梁连接,且内边梁与外边梁共同围绕形成第一缓冲腔;

5、电池悬挂梁位于地板下方且用于电池紧固,且电池悬挂梁一端与地板连接,另一端与内边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100)、两个外边梁(210)、两个内边梁(230)以及两个电池悬挂梁(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悬挂梁(25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930)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51)、第一过渡部(252)、第二过渡部(253)以及第二连接部(254),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51)与所述地板(10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54)与所述内边梁(230)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253)用于所述电池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252)与所述第二过渡部(253)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100)、两个外边梁(210)、两个内边梁(230)以及两个电池悬挂梁(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悬挂梁(250)包括沿着第二方向(930)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51)、第一过渡部(252)、第二过渡部(253)以及第二连接部(254),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51)与所述地板(10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54)与所述内边梁(230)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253)用于所述电池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252)与所述第二过渡部(253)连接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内边梁(230)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10)还包括两个前纵梁(410)、两个加强梁(430)以及内横梁(510),两个所述前纵梁(410)沿着所述第一方向(910)间隔设置,所述加强梁(430)一端与所述前纵梁(4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横梁(510)连接,所述内横梁(510)与所述地板(100)连接,且所述前纵梁(410)、所述加强梁(430)以及所述内横梁(510)共同围绕形成第一三角结构(8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10)还包括支撑梁(600)和第一前横梁(530),所述支撑梁(600)设置于所述地板(100)的中间且与所述内边梁(23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前横梁(530)与所述内横梁(510)沿着第三方向(950)间隔设置于所述地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海谯万成尹春山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