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63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6
本公开关于一种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涉及氮化铝纳米粉制备的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六水氯化铝的乙醇溶液分批加入尿素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冷却,过滤后的固体干燥,获得Al[(CON<subgt;2</subgt;H<subgt;4</subgt;)<subgt;n</subgt;]Cl<subgt;3</subgt;前驱体,其中n为3~6;2、将盛有Al[(CON<subgt;2</subgt;H<subgt;4</subgt;)<subgt;n</subgt;]Cl<subgt;3</subgt;前驱体的第一坩埚置于管式加热炉的恒温段;将盛有三聚氰胺的第二坩埚置于管式加热炉的靠近进气口一侧的非恒温段;在氮气气氛,1000~1400℃下反应,获得氮化铝粗粉;3、将氮化铝粗粉脱碳,获得氮化铝纳米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氮化铝纳米粉制备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氮化铝是一种优异的声子热导体,其理论热导率达到320w/(m·k),即通过点阵或晶格振动进行热的传递。氮化铝具有高强度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下降较慢,还具有高稳定性(最高可稳定到2200℃)、高体积电阻率、高绝缘耐压、与硅匹配的热膨胀系数等特性。热导率高是氮化铝最显著特征,但在实际应用中,氮化铝材料的导热性能往往比理论值低,因为大量氧及其他杂质和晶体缺陷的存在会对声子产生较强的散射作用,从而影响热传导。因此控制氮化铝中的氧等杂质含量、提高粉体的烧结性能是获得高热导率的关键。而高烧结活性则需要粉体具有纳米尺寸的粒径且分布均匀。目前,氮化铝粉末常见的制备方法有:铝粉直接氮化法、氧化铝粉碳热还原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等离子体法等。其中,碳热还原法是最常用的制备高性能氮化铝粉体的方法。但该方法工艺过程温度高、时间长,导致后续烧结成瓷需要更高的温度,能耗高,成本高。

2、提高前驱体的反应活性,降低制备温度是获得纳米氮化铝粉末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中,n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与所述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与所述三聚氰胺的质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中,n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与所述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al[(con2h4)n]cl3前驱体与所述三聚氰胺的质量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连续气相活化的氮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氮化铝粗粉脱碳为在600~800℃下,空气环境脱碳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杜盼盼王良姜杰轩张于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