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组件及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6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组件及机柜,液冷组件包括液冷管道、泵、补液水箱和加热器,液冷管道设有补液口、进液端和出液端;泵串联于液冷管道以使液冷管道的冷却液自进液端流向出液端,其输入端与补液口连通,其输入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补液水箱位于液冷管道液路的最高位,其与补液口连通以在重力作用下向液冷管道补液;加热器置于补液水箱内,其适于在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小于设定值时对补液水箱的液体或空气加热直至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本申请在缺液时能自动补液、结构简单且泵启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组件及机柜


技术介绍

1、液冷系统的换热能力较强,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冷却液循环而言,在运行过程中,冷却液不可避免地会随时间蒸发、泄露,且抽真空时也会存在部分气体残留,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就需要适时进行除气补液,因而液冷系统中会设置水箱、补水泵和单向阀向管路中补液。现有的液冷系统,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的缺点,导致功率密度无法提高、系统复杂维护困难,补液泵均需定期维护。通常补液信号来自系统低压告警,然后补液泵才会进行补液操作。但是当系统内部长时间运行后会存在脏堵,如过滤器有脏污,过滤器部分的压降会变大,如导致系统压力偏高,从而导致检测误差,也就是说即使系统缺液,仍可能不会报低压告警,因而不能实现自动补液。冷却液循环则一般通过循环泵驱动,而循环泵在运行时其输入端的压力需达到一定值,当液冷组件处于低温环境下,或液冷组件运行前,循环泵输入端的压力较小而难以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液冷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组件,用于置于柜体(10)内,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换热装置(20),所述换热装置(20)设有换热器(30),所述换热器(30)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换热部(31)和补液部(32),所述换热部(3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回液部(311)、待冷却部(312)和供液部(313),所述回液部(311)设有回液端,所述供液部(313)设有供液端,所述待冷却部(312)设有与所述回液部(311)和供液部(313)连通的若干冷却液流道(3121)道和用于对冷却液流道(3121)换热的过风道(3122);所述换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组件,用于置于柜体(10)内,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液冷组件包括换热装置(20),所述换热装置(20)设有换热器(30),所述换热器(30)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换热部(31)和补液部(32),所述换热部(31)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回液部(311)、待冷却部(312)和供液部(313),所述回液部(311)设有回液端,所述供液部(313)设有供液端,所述待冷却部(312)设有与所述回液部(311)和供液部(313)连通的若干冷却液流道(3121)道和用于对冷却液流道(3121)换热的过风道(3122);所述换热部(31)通过所述供液端和回液端串联于所述液冷管道(50),所述泵(40)还适于驱动冷却液自进液端、回液端、供液端流向出液端;所述回液部(311)与所述补液部(32)邻接以交换热量,所述补液部(32)形成所述补液水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设有容置腔(10a),所述液冷机组置于所述容置腔(10a)内,所述容置腔(10a)的侧部沿水平的方向设有进风口(111),其顶部设有出风口(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是,还包括换热装置(20);所述柜体(10)设有容置腔(10a),所述液冷机组置于所述容置腔(10a)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容置腔(10a)的侧部沿水平的方向设有进风口(111),其顶部设有出风口(101);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艺杰易龙强倪泽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