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614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开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内滑动连接有上模组件,第一槽体的壁面预设位置开设有出料槽;上模组件的下方设有下模组件,下模组件设有第二型腔和凸起环,凸起环设于第二型腔的上边缘处并向内延伸设置;工作时,通过驱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以形成龙珠茶,开模过程中,上模组件向上移动打开型腔,位于第二型腔的上边缘口处的凸起环会卡住龙珠茶,避免其粘在上模组件上,之后通过将龙珠茶从第二型腔内顶出,推动龙珠茶沿着第一槽体向上移动至出料槽的位置,龙珠茶脱离第一槽体以完成出料,实现对龙珠茶的顺利脱模,提高了取模效率和茶叶的成品率,同时减少了茶叶受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茶球亦称茶龙珠,继散茶、茶条、茶饼和茶砖之后,越来越受到广大饮茶爱好者的热捧,特别是新茶客的首选。茶饼传统通常采用手工制作,即将经揉捻的茶叶填充到球型成型器中,再加以加热干燥,使之成型,最后脱落成型器,收集茶球。

2、现有技术中的龙珠茶生产工艺中,通过专用的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通过上模和下模的压合作用在腔室内成型龙珠茶,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常规的模具在脱模的过程中,龙珠茶容易和上模粘黏在一起,需要人工辅助去下料,极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容易存在龙珠茶破损,影响生产品质的问题。

3、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茶叶生产模具加以改进,以解决龙珠茶容易粘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开设有第一槽体(2),所述第一槽体(2)内滑动连接有上模组件(3),所述第一槽体(2)的壁面预设位置开设有出料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铲(20),所述出料铲(20)与模具本体(1)的长度方向倾斜预设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上并排地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槽体(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2)之间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料铲(2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起部卡接的凹槽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开设有第一槽体(2),所述第一槽体(2)内滑动连接有上模组件(3),所述第一槽体(2)的壁面预设位置开设有出料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铲(20),所述出料铲(20)与模具本体(1)的长度方向倾斜预设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上并排地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槽体(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槽体(2)之间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出料铲(2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起部卡接的凹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3)的一端面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组件(3)沿所述第一槽体(2)滑动的导柱(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龙珠茶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9)靠近所述上模组件(3)一端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旭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