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246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属于冶金炼钢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钢包包龄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包壁温度与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并将该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与工艺要求钢包下线大修或小修范围进行比较,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便实用,可较准确地判断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为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属于冶金炼钢方法。


技术介绍

1、钢包在钢水炉外精炼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冶金容器作用,目前炼钢炉外精炼用钢包大部分工作层均采用镁碳砖砌筑,基于炉外精炼过程中因工艺要求吹氩、吹氮操作和通电升温时电极弧光对耐材造成侵蚀,钢包只有在冷修拆包后才能准确检测包壁 ( 含熔池和渣线部位 ) 镁碳砖厚度,钢包在正常周转或热修状态下只能凭借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和目测检查钢包包况,根据经验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无法实现定量准确地判定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

2、此外,炉外精炼过程的操作变化也会对钢包耐材侵蚀造成一定的影响,更增加了对钢包包壁镁碳砖残余厚度准确判断的难度,无法为定量判断钢包是否下线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通过钢包包壁温度确定包壁耐材残余厚度,再定量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方法简便实用,可较准确地判断包壁耐材残余厚度,为判断钢包是否需要下线大修或小修提供定量化的依据,避免了通过目测经验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钢包包龄为钢包使用的绝对使用炉次、绝对使用时间、相对使用炉次或相对使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壁温度,钢包在大修或小修过程中通过目测确定局部损坏严重区域,使用中监测损坏严重区域的温度作为包壁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用线性内插法,再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包壁温度与镁碳砖残余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钢包包龄为钢包使用的绝对使用炉次、绝对使用时间、相对使用炉次或相对使用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下线判定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龙王进张明博杨坤单红超吴雨晨李彦军王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