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23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安装墙面板本体时,先根据待施工墙面面积、墙面板本体的规格尺寸以及击入杆位等数据,计算出膨胀塞的安装位置;之后在需要膨胀塞安装位置处的墙面加工出开孔,并放入膨胀塞;之后将墙面板本体上的击入杆对准开孔内的膨胀塞;再将墙面板本体朝待施工墙面靠近,让击入杆击入置于开孔的膨胀塞内,使膨胀塞在待施工墙面膨胀、固定,此时,让膨胀塞、其内的击入杆以及与击入杆连接的墙面板本体固定设置在待施工墙面上,固定置于待施工墙面上一侧,进而完成安装墙面板本体的安装;本方案的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安装步骤较少,安装所需时间较少,能够有效提升安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1、预制装配式建筑建造是建筑行业绿色环保减排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其中,装配式墙面板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在预制加工厂标准化制作预制墙板,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整体安装施工的方式。

2、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墙面板安装在墙面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直接螺钉或螺栓穿过装配式墙面板并穿进墙面,从而将装配式墙面板固定设置在墙面上,但这种方式不但会使螺钉或螺栓外露,需要再进行在装配式墙面板上进行遮挡加工,还难以对装配式墙面板进行精确定位;现有技术中还常用干挂的方式来安装装配式墙面板,如cn201920320579.8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集成干挂墙板系统,其利用膨胀螺栓将龙骨固定连接在墙壁的表面,然后将转接件放置在龙骨表面的限位槽内,并使用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与龙骨固定连接,最后将墙板带有旋进式背栓的一侧放置在转接件的表面,利用旋进式螺栓穿过固定孔对墙板进行固定连接;装配式墙面板安装在墙面安装时,经常会进行高空作业,但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在墙面上进行较多的安装步骤,进而需要较多的安装时间,安装不方便且安全性较低。

3、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提升安装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装配式墙面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安装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装配式墙面板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包括待施工墙面、墙面板本体以及膨胀塞;

4、所述待施工墙面开设有供所述膨胀塞放入的开孔,所述墙面板一侧连接有与所述膨胀塞对应的击入杆;

5、所述击入杆击入置于开孔的所述膨胀塞内时,所述膨胀塞在所述待施工墙面膨胀、固定,以使与所述击入杆连接的墙面板本体固定置于待施工墙面上。

6、本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的工作原理与优点为:

7、安装墙面板本体时,先根据待施工墙面面积、墙面板本体的规格尺寸以及击入杆位等数据,计算出膨胀塞的安装位置;之后在需要膨胀塞安装位置处的墙面加工出开孔,并放入膨胀塞;之后将墙面板本体上的击入杆对准开孔内的膨胀塞;再将墙面板本体朝待施工墙面靠近,让击入杆击入置于开孔的膨胀塞内,使膨胀塞在待施工墙面膨胀、固定,此时,让膨胀塞、其内的击入杆以及与击入杆连接的墙面板本体固定设置在待施工墙面上,固定置于待施工墙面上一侧,进而完成安装墙面板本体的安装;本方案的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安装步骤较少,安装所需时间较少,能够有效提升安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和主体结构保持同步施工。

8、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上下、左右两侧错开的两层,以使所述墙面板本体形成相互配合的搭接凸边和搭接凹边。

9、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本体与所述待施工墙面之间留有浇筑密封料的间隙,以对所述墙面板本体和所述待施工墙面进行粘接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本体背离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装饰层,朝向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设置有定位箍。

11、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墙面板本体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加固板的支撑结构,所述击入杆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管,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所述支撑套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加固板相对的两侧面抵触;所述支撑杆两端的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固板相背离的两侧面抵触。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制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限制头,所述第二限制结构包括支撑杆另一端开设有的第一外螺纹及与其螺纹连接的限制螺母;所述支撑杆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墙面板本体外部连通的螺孔,所述击入杆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

14、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为波形钢板网。

15、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本体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以及所述第二混凝土层连接的第三混凝土层,以将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以及第三混凝土层内。

16、进一步地,所述击入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倒刺,所述膨胀塞一端为管体、另一端为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膨胀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外倒刺对应的内倒刺,所述膨胀头包括切口及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膨胀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施工墙面、墙面板本体以及膨胀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上下、左右两侧错开的两层,以使所述墙面板本体形成相互配合的搭接凸边和搭接凹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与所述待施工墙面之间留有浇筑密封料的间隙,以对所述墙面板本体和所述待施工墙面进行粘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背离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装饰层,朝向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设置有定位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墙面板本体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加固板的支撑结构,所述击入杆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管,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所述支撑套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加固板相对的两侧面抵触;所述支撑杆两端的第一限制结构和第二限制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所述加固板相背离的两侧面抵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结构包括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限制头,所述第二限制结构包括支撑杆另一端开设有的第一外螺纹及与其螺纹连接的限制螺母;所述支撑杆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墙面板本体外部连通的螺孔,所述击入杆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二外螺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为波形钢板网。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以及所述第二混凝土层连接的第三混凝土层,以将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以及第三混凝土层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入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倒刺,所述膨胀塞一端为管体、另一端为与所述管体连接的膨胀头,所述管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外倒刺对应的内倒刺,所述膨胀头包括切口及位于所述切口两侧的膨胀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施工墙面、墙面板本体以及膨胀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上下、左右两侧错开的两层,以使所述墙面板本体形成相互配合的搭接凸边和搭接凹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与所述待施工墙面之间留有浇筑密封料的间隙,以对所述墙面板本体和所述待施工墙面进行粘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背离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装饰层,朝向所述待施工墙面一侧设置有定位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保温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墙面板本体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内加固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层内加固板的支撑结构,所述击入杆与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套管,所述加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结构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鸿羚鲲鲱重庆装配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