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202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8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入端输入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所述选线消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开断与闭合;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可调电抗器、所述第二可调电抗器的分压系数,使得所述消弧系统输出指定的电压幅值与相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可调电抗的全补偿消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3kv-66kv小电流接地系统,又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线电压依旧对称;在此状态下,因接地电流很小,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可允许运行1-2h。但是由于非故障相弧光过电压,易引起绝缘薄弱部分击穿、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系统过电压,以及故障相弧光烧毁电缆、引发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等问题,因此在单相接地后需要及时隔离故障相的单相接地故障,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可靠性。

2、负荷电流及线路阻抗导致母线与故障点之间存在消弧系统在不知道故障点距离及负荷电流的情况下无法知道的值,因此只能将故障相在母线处电压降到0附近,对于重载长线路末端单相接地,如线路末端与母线处电压差可能会达到600v,在末端发生经100ω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如仅将母线处电压补偿至0,故障点残流会达到6a。

3、现有全补偿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利用电力设备作为注入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补偿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后,接入站用变电源或入系统母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还包括第一单相变压器、第二单相变压器,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均包括A相、B相、C相,所述第一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补偿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包括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第一可调电抗器、第二可调电抗器和选线消弧装置,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后,接入站用变电源或入系统母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弧系统还包括第一单相变压器、第二单相变压器,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的输入端均包括a相、b相、c相,所述第一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b端、所述a端、所述c端;所述第二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a端、所述b端、所述c端;所述第三接触器a相、b相、c相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c端、所述a端、所述b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勇姜淼侯炜陈俊姜磊董凯达王栎涛李宇琦曾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