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201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8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收容组件、第二壳体;其中,收容组件设于第一壳体内,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收容组件包括第一收容管和第二收容管,第一收容管与第一壳体或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界定出第一进气通道;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内,并至少围绕第二收容管设置,以与第二收容管配合界定出第二进气通道;在抽吸时,空气依次经由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在抽吸时,能够有效减弱空气流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雾化温度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雾化效率,提升了用户抽吸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1、低温烘烤式气溶胶生成装置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2、气溶胶生成装置主要包括收容管、发热体底座和发热体。其中,收容管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体设置于发热体底座上,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基质,以形成气溶胶。其中,现有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气道通常为u型气道,即,在抽吸过程中,空气从收容管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的间隙进气,再从发热体底座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

3、然而,从收容管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气流,沿着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侧壁流动会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温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雾化效率,用户抽吸口感不好。同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壁的温度较高,容易出现烫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从收容管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的间隙进入的气流,沿着气溶胶生成制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基质段;所述第二收容管至少用以收容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收容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收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管的至少部分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管内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收容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基质段;所述第二收容管至少用以收容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基质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收容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收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管的至少部分与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管内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收容于其内的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管承载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收容管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收容管与所述第二收容管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管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腾腾廖焱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