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和设备工程等,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震作用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普通隔震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已经成功运用到隔震建筑及隔震桥梁中,并在多次实际地震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但普通橡胶隔震支座最大缺点是:竖向不具有减震功能,而摩擦摆支座竖向发生提离后会脱开,因此两者均不具有竖向隔震功能。而从历次大地震所测到的地震记录来看,竖向地震在整个地震能量中占有不少份量,如何解决竖向隔震一直是困扰整个隔震界的重大难题,特别是对一些特重要的建筑物及重要设备仪器设备。竖向隔震的难点在于,在不发生地震时,其支座应具有较大的竖向静刚度,以支撑隔震结构上部的荷载,在竖向地震发生时,竖向需具有较小的刚度,以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水平减震功能外,在竖向也具有一定的静支撑刚度,并且在竖向地震发生时又具有较小的动刚度,使其具有相应的竖向减震功能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
3、一种新型三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隔震支座、平台上连接板、竖向支撑支座、竖向隔震系统及平台下连接板,所述水平隔震支座设置于平台上连接板的上部,所述竖向支撑支座和竖向隔震系统设置于平台上连接板和平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竖向隔震系统包括竖向运动机构和具有耗能作用的水平运动机构,所述竖向运动机构的顶部与平台上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与平台下连接板连接,当发生竖向地震时,所述竖向运动机构可推动水平运动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运动机构为一具有斜面的竖向杆,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下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隔震支座、平台上连接板、竖向支撑支座、竖向隔震系统及平台下连接板,所述水平隔震支座设置于平台上连接板的上部,所述竖向支撑支座和竖向隔震系统设置于平台上连接板和平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竖向隔震系统包括竖向运动机构和具有耗能作用的水平运动机构,所述竖向运动机构的顶部与平台上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与平台下连接板连接,当发生竖向地震时,所述竖向运动机构可推动水平运动机构在水平方向往复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运动机构为一具有斜面的竖向杆,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下连接板、门式固定刚架、上滑块、导轨、薄层橡胶支座、预压弹簧和水平杆,所述门式固定刚架和导轨设置于底部连接板上,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与平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薄层橡胶支座的两端分别与门式固定刚架的顶部内侧和上滑块连接,沿导轨方向的所述上滑块的两侧面分别与预压弹簧和水平杆连接,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竖向杆的斜面与聚四氟乙烯板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运动机构为竖向转动系统,所述竖向转动系统包括滚珠丝杠系统、滚珠丝杠系统底部环板、轴承及底部连接板,所述滚珠丝杠系统的顶部与平台上连接板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系统底部环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轴承设置于凹槽内,所述轴承中心穿设有轴承之销轴,通过轴承之销轴与底部连接板连接,所述底部连接板与平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门式固定刚架、上滑块、导轨、薄层橡胶支座、曲杆和水平杆,所述门式固定刚架的底部与平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薄层橡胶支座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朝勇,黄襄云,罗俊杰,杨振宇,马玉宏,陈洋洋,周福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