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938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原材料处理;步骤2、称量锂盐加入适量溶剂,搅拌得到透明的锂盐溶液;步骤3、浆液制备;步骤4、在浆液中加入界面稳定诱导剂分散液,充分搅拌得到均匀透明的混合浆液;步骤5、取石榴石陶瓷粉体材料,分3个批次加入混合浆液中,充分搅拌获得均匀的混合浆料;步骤6、复合固体电解质膜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固体电解质具有较高的锂离子传到速率以及稳定的界面,有效降低了离子迁移能垒,促进了离子运输动力学,同时使电化学稳定性和热学稳定性明显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了属于固态电池电解质,具体涉及一种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提高锂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潜在储能体系。因为,相较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具有无泄漏,安全更高等优点。以高分子材料为基础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由于质量轻,机械易加工性以及优良的可塑性能等特性,近年来在锂电池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高分子基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仍然受到低离子电导率的制约,尤其是界面兼容性问题比较突出。

2、聚合物与锂盐组成的复合电解质是由晶格点阵能低的无机锂盐与强离子偶极作用的高分子在相互作用条件下而形成的“盐络合物聚集体”。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高分子携带有丰富孤对电子元素,能够良好解离锂盐的同时实现锂离子传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然而,其介电常数约为9,相较于极性有机溶剂如碳酸丙烯酯的介电常数64.4依然较低,高锂盐浓度增加了离子对和离子簇的数目,导致了活性锂离子的浓度极大降低。尤其是在常温下,高比例的聚合物纳米域极大增加了离子运输的空间位阻,进而导致缓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中,氯取代量为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4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

【技术特征摘要】

1.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中,氯取代量为6%~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4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兼容的p/llzto固体电解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轩毕林楠王思哲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