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过滤,特别涉及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在中药烹煮后需要先过滤中药残渣,再收集过滤后的中药液体,因此,需要用到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
2、目前,由于中药残渣会浸入药渣内,为了避免残渣中的药汤浪费多采用长时间控药方法,此方法收集药汤花费的时间较长,且难以充分挤压药渣,影响药汤的收集效率;
3、现有的中药过滤残渣装置已具备高度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改变高度,但是在调节高度时内部的汤药出现晃动,导致装置容易出现一侧倾斜,稳定性较弱;
4、由于中药过滤残渣后装置的表面会残留中药液体,现有的中药过滤残渣装置能够对装置内部进行清理,但是无法在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时实现装置表面的自动清理,实用性较弱;
5、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开关(2)、把手(3)和自锁轮(4),所述控制开关(2)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前端左部,所述把手(3)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左端下部,所述自锁轮(4)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开有四个上下穿通的限位孔(51),四个所述限位孔(51)均与装置槽(5)相连通,所述装置架(6)的左端中部开有左右穿通的通孔(52),所述装置架(6)的内部开有圆形槽(53)和两个T型槽(55),所述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控制开关(2)、把手(3)和自锁轮(4),所述控制开关(2)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前端左部,所述把手(3)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左端下部,所述自锁轮(4)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开有四个上下穿通的限位孔(51),四个所述限位孔(51)均与装置槽(5)相连通,所述装置架(6)的左端中部开有左右穿通的通孔(52),所述装置架(6)的内部开有圆形槽(53)和两个t型槽(55),所述装置架(6)的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共同开有凹型槽(54),所述圆形槽(53)和两个t型槽(55)均与凹型槽(5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8)包括固定杆(81),所述固定杆(8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2),所述齿轮(8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管(83),所述圆形管(83)的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均转动连接有一组滚珠(84),所述齿轮(82)的外表面前部和外表面后部均啮合连接有齿板(85),两个所述齿板(85)远离齿轮(8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t型轮(86),且两个齿板(85)远离齿轮(8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87),两个所述滑板(87)远离两个齿板(8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t型轮(88),两个所述滑板(87)的高度不同,两个所述一号t型轮(86)分别与两个二号t型轮(88)交错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1)的左端与一号正反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板(85)均通过凹型槽(54)的前槽壁和后槽壁与装置架(6)滑动连接,两个所述一号t型轮(86)和二号t型轮(88)分别通过两个t型槽(55)与装置架(6)滑动连接,所述圆形管(83)位于圆形槽(53)内,两组所述滚珠(84)均通过圆形槽(53)与装置架(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9)包括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管(92),所述挤压管(9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弹簧(93),两个所述一号弹簧(93)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4),所述连接板(94)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正反电机(95),所述二号正反电机(9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6),所述连接杆(9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曲线杆(97),所述连接杆(96)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静,孙金,马忠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