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合成和材料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硫氨酯作为传统聚合物材料广范应用于高性能粘合剂,密封胶,防腐涂料以及光学材料领域。因其结构中存在的硫代异氰酸酯结构提供了更好的链柔性,使其对于基体表面的粘附性显著提高,同时,硫元素的引入还使得相关涂料及粘合剂领域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光学性能。
2、传统制备聚硫氨酯材料的方法主要为以二巯基单体与二异氰酸酯单体进行逐步聚合,形成聚硫氨酯;此外,通过五硫代碳酸酯与二胺单体进行缩聚;碳酰硫与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共聚以及硫,二异腈,二醇多组分共聚反应。但是,现有的合成方法中所使用的单体如:二巯基单体,硫代碳酸酯,二异腈等单体的生产成本较高,而氮杂环丙烷,碳酰硫在合成过程中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因此,当前需要一种高效简便,易于操作且成本低廉的新型合成聚硫氨酯型材料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聚硫代氨酯合成路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通过催化单质硫与异氰酸酯单体直接反应,在温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异氰酸酯单体83-95wt%、单质硫3-15wt%、碱催化剂0.5-2.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单体为:苄基异氰酸酯(BI)、正丁基异氰酸酯(n-BIC)、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苯二异氰酸酯(MDI)、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催化剂为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或1-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按照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异氰酸酯单体83-95wt%、单质硫3-15wt%、碱催化剂0.5-2.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单体为:苄基异氰酸酯(bi)、正丁基异氰酸酯(n-bic)、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甲苯二异氰酸酯(mdi)、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催化剂为1,8-二偶氮杂双螺环[5.4.0]十一-7-烯(dbu)或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tbd)。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硫氨酯脲酮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军,张积楷,江力,黄文艳,蒋其民,蒋必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