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缸泵体组件、三缸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冰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73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缸泵体组件、三缸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冰箱,其中三缸泵体组件,具有:转子压缩部、第一活塞压缩部及第二活塞压缩部,三个压缩部中的任意两个压缩部中的一个压缩部能够将外部的第一循环管路的冷媒吸入其内并压缩后排至另外一个压缩部内进行二级压缩,二级压缩后的冷媒能够被排至第一循环管路;转子压缩部、第一活塞压缩部及第二活塞压缩部中剩余的一个压缩部能够将外部的第二循环管路的冷媒吸入其内并压缩后排至第二循环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两个压缩部对回气压力较低的第一循环管路的冷媒进行双级压缩,提高泵体组件的压缩比,一个压缩部对回气压力较高的第二循环管路的冷媒进行单级压缩,提高容积效率及能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具体涉及一种三缸泵体组件、三缸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冰箱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一方面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冰箱的多功能需求日益增多,例如冰箱的独立温控、防串味、深冻、高效节能等几方面的需求。

2、多功能冰箱的实现与制冷压缩机的多缸多级、独立制冷系统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应用于冰箱内的制冷压缩机多是小型单缸往复式制冷压缩机,单缸压缩机将对蒸发器的回气进行压缩,以使压缩机压缩后得到的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内,这类压缩机受限于结构紧凑性兼容采用前述技术难度较大。由于蒸发器回气的压力较低(含有冷冻循环的回气),这需要压缩机提高其压缩比以保证制冷系统能效,而针对于压缩机空间较为紧张的工况(例如应用于冰箱中),目前的单缸往复式制冷压缩机受限于结构紧凑的设计需求难以满足高压比的需求,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缸往复式压缩机的吸气为半直吸(也即外部制冷系统中的冷媒先进入压缩机壳体内腔后再进入泵体组件的压缩腔内),压缩机容积效率及能效皆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所述气缸座包括气缸座本体(4),所述气缸座本体(4)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子压缩腔(12)对应设置的第一缸孔(401)、与所述第一吸排气腔(22)对应设置的第二缸孔(402)以及与所述第二吸排气腔(32)对应设置的第三缸孔(403),所述第一缸孔(401)沿其轴向贯通所述气缸座本体(4)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缸孔(402)及第三缸孔(403)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座,所述气缸座包括气缸座本体(4),所述气缸座本体(4)上形成有与所述转子压缩腔(12)对应设置的第一缸孔(401)、与所述第一吸排气腔(22)对应设置的第二缸孔(402)以及与所述第二吸排气腔(32)对应设置的第三缸孔(403),所述第一缸孔(401)沿其轴向贯通所述气缸座本体(4)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缸孔(402)及第三缸孔(403)为构造于所述气缸座本体(4)的侧壁上的圆孔,且各所述圆孔的孔底与所述转子压缩腔(12)之间形成滑片槽(42),所述第一滑片(23)及所述第二滑片(33)各自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滑片槽(4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41)构造于所述气缸座本体(4)内;和/或,所述滑片槽(42)贯通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孔(402)与所述第三缸孔(403)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缸孔(40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缸孔(40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缸孔(403)的中心轴线共线且与所述第一缸孔(401)的中心轴线正交于所述第一缸孔(401)的几何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缸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的孔口对应的所述气缸座本体(4)的壁体上构造有用于连接缸头组件(301)的第一连接孔(43);和/或,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上还构造有用于连接端部法兰的第二连接孔(44);和/或,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会军徐敏李金锋陈娟娟张家铭李亚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