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71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包括能量收集组件、第一能量转化组件和第二能量转化组件,能量收集组件包括能量收集件、能量传动杆及控制驱动件,能量收集件滑动地设有摆动增幅节;能量传动杆一端插设于能量收集件内;控制驱动件连接摆动增幅节;第一能量转化组件包括能量转化筒、能量传递杆、卡爪及伸缩件,能量转化筒内设有第一啮齿及卡槽,能量转化筒的一端与能量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能量传递杆的一端位于能量转化筒内;卡爪设于能量传递杆上并设有与第一啮齿啮合的第二啮齿;伸缩件设于能量传递杆上并能够伸缩以与卡槽卡接或分离;第二能量转化组件与能量传递杆的另一端连接。其发电方式多样化,能够扩大利用新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震动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争端愈加尖锐。现有的发电装置通常是通过单一的机械能转化实现发电,例如,单纯利用风能、火力、水力、海洋能等的其中一种能源进行发电,其局限性较大,降低了发电的效率。

2、公告号为cn11432071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惯容点吸振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包括振动浮子、惯容点吸振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其中,惯容点吸振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电磁能量转换器、滚珠丝杠、惯容飞轮、调谐弹簧。其利用漂浮在水平面的振动浮子将波浪能传递给惯容点吸振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通过调谐弹簧调控波浪的震动频率,将滚珠丝杠沿垂直方向的振动转化为惯容飞轮的转动,从而使得电磁能量转换器将其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海底电缆将电流输送至海上或海岸的储电设施中。然而,该结构的惯容点吸振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只能将波浪竖直方向的振动转化为惯容飞轮的转动,无法利用其他方向的振动进行发电,降低了发电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发电方式多样化,扩大利用新能源,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包括:

4、能量收集组件,其包括能量收集件、能量传动杆及控制驱动件,能量收集件内设有空腔,能量收集件上滑动地设有摆动增幅节;能量传动杆一端插设于能量收集件的空腔内,能量传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能量收集件外;控制驱动件设于空腔内并连接摆动增幅节,以驱动摆动增幅节移动从而控制摆动增幅节伸出于能量收集件的长度;

5、第一能量转化组件,其包括能量转化筒、能量传递杆、若干卡爪及伸缩件,能量转化筒内设有第一啮齿,能量转化筒的一端与能量传动杆位于能量收集件外的一端连接,能量转化筒的内壁上设有卡槽;能量传递杆的一端位于能量转化筒内;若干卡爪均位于能量转化筒内并装设于能量传递杆上,若干卡爪环绕能量转化筒的中心轴间隔设置,卡爪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啮齿啮合的第二啮齿;伸缩件位于能量转化筒内并装设于能量传递杆上,伸缩件能够伸缩以与卡槽卡接或分离;及

6、第二能量转化组件,其与能量传递杆位于能量转化筒外的一端连接,以将第一能量转化组件传递过来的机械能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能。

7、进一步地,若干卡爪滑动地装设于能量传递杆上;第一能量转化组件还包括卡爪驱动件,卡爪驱动件与卡爪连接,以驱动卡爪沿能量转化筒的径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啮齿与第一啮齿啮合或分离。

8、进一步地,能量转化筒包括筒体及分别固定于筒体的相对两端的两个端盖,能量传动杆位于能量收集件的一端与其中一端盖固定连接,能量传递杆滑动地穿设另一端盖。

9、进一步地,能量传递杆位于能量转化筒内的一端的顶面上装设有数显倾角仪,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数显倾角仪、伸缩件及卡爪驱动件连接,以通过数显倾角仪检测到的信息控制伸缩件和卡爪驱动件的运作。

10、进一步地,每一卡爪对应设有一卡爪驱动件,卡爪驱动件和伸缩件均为电机。

11、进一步地,能量传动杆通过长杆式行程开关连接于能量转化筒上。

12、进一步地,能量收集件包括圆椎形外壳及弧面外壳,弧面外壳连接于圆椎形外壳的横截面较大的一端,并朝远离圆椎形外壳的顶端的方向凸设,弧面外壳与圆椎形外壳共同围设形成空腔,空腔贯通圆椎形外壳的横截面较小的一端形成安装口;能量传动杆一端经由安装口插入能量收集件的空腔内。

13、进一步地,第二能量转化组件包括壳体、曲柄、行星齿轮组及若干增速齿轮组,曲柄的一端与能量传递杆位于能量转化筒外的一端转动连接,曲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行星齿轮组转动连接,行星齿轮组及若干增速齿轮组均与壳体连接,若干增速齿轮组依次传动连接,位于最上一级的增速齿轮组与行星齿轮组连接;位于最下一级的增速齿轮组设有用于与发电机连接的输出轴。

14、进一步地,行星齿轮组包括齿圈、行星架、若干行星齿轮及太阳轮,齿圈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接轴远离曲柄的一端穿设齿圈并固定连接行星架;若干行星齿轮均与行星架转动连接,且若干行星齿轮沿齿圈的周向间隔地设于齿圈内并均与齿圈啮合;太阳轮转动地装设于齿圈上并与若干行星齿轮均啮合;位于最上一级的增速齿轮组与太阳轮连接。

15、进一步地,连接轴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第一感应凸点,行星齿轮组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一感应凸点的第一光敏行程开关;输出轴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第二感应凸点,壳体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二感应凸点的第二光敏行程开关。

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首先由能量收集组件将波浪能、风能或海流能等等万向自然能通过震动的形式整合为统一动能,并将整合的动能通过能量传动杆传输到第一能量转化组件中;然后通过第一能量转化组件将能量收集组件整合的机械能传递至第二能量转化组件;最后通过第二能量转化组件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机械能,以此达到发电的目的,从而促进发电方式的多样性,使震动发电成为现实,使持续可发展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18、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大化地将波浪能、风能、海流能等多种可持续发展新能源进行整合利用,使发电方式多样化、增大发电效率的同时,扩大利用新能源,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征地面积的征用,以此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卡爪(24)滑动地装设于能量传递杆(23)上;第一能量转化组件(2)还包括卡爪驱动件(25),卡爪驱动件(25)与卡爪(24)连接,以驱动卡爪(24)沿能量转化筒(21)的径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啮齿(241)与第一啮齿(211)啮合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转化筒(21)包括筒体(212)及分别固定于筒体(212)的相对两端的两个端盖(213),能量传动杆(12)位于能量收集件(11)的一端与其中一端盖(213)固定连接,能量传递杆(23)滑动地穿设另一端盖(2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递杆(23)位于能量转化筒(21)内的一端的顶面上装设有数显倾角仪(27),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数显倾角仪(27)、伸缩件(29)及卡爪驱动件(25)连接,以通过数显倾角仪(27)检测到的信息控制伸缩件(29)和卡爪驱动件(25)的运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卡爪(24)对应设有一卡爪驱动件(25),卡爪驱动件(25)和伸缩件(29)均为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动杆(12)通过长杆式行程开关(26)连接于能量转化筒(2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收集件(11)包括圆椎形外壳(112)及弧面外壳(114),弧面外壳(114)连接于圆椎形外壳(112)的横截面较大的一端,并朝远离圆椎形外壳(112)的顶端的方向凸设,弧面外壳(114)与圆椎形外壳(112)共同围设形成空腔(10),空腔(10)贯通圆椎形外壳(112)的横截面较小的一端形成安装口(116);能量传动杆(12)一端经由安装口(116)插入能量收集件(11)的空腔(10)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能量转化组件(3)包括壳体、曲柄(31)、行星齿轮组(32)及若干增速齿轮组(33),曲柄(31)的一端与能量传递杆(23)位于能量转化筒(21)外的一端转动连接,曲柄(3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34)与行星齿轮组(32)转动连接,行星齿轮组(32)及若干增速齿轮组(33)均与壳体连接,若干增速齿轮组(33)依次传动连接,位于最上一级的增速齿轮组(33)与行星齿轮组(32)连接;位于最下一级的增速齿轮组(33)设有用于与发电机连接的输出轴(3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组(32)包括齿圈(321)、行星架(323)、若干行星齿轮(324)及太阳轮(325),齿圈(321)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接轴(34)远离曲柄(31)的一端穿设齿圈(321)并固定连接行星架(323);若干行星齿轮(324)均与行星架(323)转动连接,且若干行星齿轮(324)沿齿圈(321)的周向间隔地设于齿圈(321)内并均与齿圈(321)啮合;太阳轮(325)转动地装设于齿圈(321)上并与若干行星齿轮(324)均啮合;位于最上一级的增速齿轮组(33)与太阳轮(325)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轴(34)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第一感应凸点,行星齿轮组(32)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一感应凸点的第一光敏行程开关(36);输出轴(35)的外侧面上凸设有第二感应凸点,壳体上设有用于感应第二感应凸点的第二光敏行程开关(3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卡爪(24)滑动地装设于能量传递杆(23)上;第一能量转化组件(2)还包括卡爪驱动件(25),卡爪驱动件(25)与卡爪(24)连接,以驱动卡爪(24)沿能量转化筒(21)的径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啮齿(241)与第一啮齿(211)啮合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转化筒(21)包括筒体(212)及分别固定于筒体(212)的相对两端的两个端盖(213),能量传动杆(12)位于能量收集件(11)的一端与其中一端盖(213)固定连接,能量传递杆(23)滑动地穿设另一端盖(2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递杆(23)位于能量转化筒(21)内的一端的顶面上装设有数显倾角仪(27),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数显倾角仪(27)、伸缩件(29)及卡爪驱动件(25)连接,以通过数显倾角仪(27)检测到的信息控制伸缩件(29)和卡爪驱动件(25)的运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卡爪(24)对应设有一卡爪驱动件(25),卡爪驱动件(25)和伸缩件(29)均为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动杆(12)通过长杆式行程开关(26)连接于能量转化筒(2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动一体化集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收集件(11)包括圆椎形外壳(112)及弧面外壳(114),弧面外壳(114)连接于圆椎形外壳(112)的横截面较大的一端,并朝远离圆椎形外壳(112)的顶端的方向凸设,弧面外壳(114)与圆椎形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相贵杨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