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6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管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导液漏斗、保温包盖、保温包、内腔柱、加热件、铸模、拉杆水冷座;保温包底设第一通孔,保温包盖中部设第二通孔;拉杆水冷座中水冷盘设在保温包内、拉锭杆向下穿出第一通孔;铸模为圆柱形且开设浇注槽,浇注槽底设阶梯状凹槽,内腔柱为圆柱形且底部设阶梯状凸台,铸模设在保温包内水冷盘上,内腔柱设在浇注槽内且凸台设在凹槽内,内腔柱与铸模侧壁周向通过多个定位销连接;导液漏斗设在盖上方且向下穿过第二通孔后伸入浇注槽内内腔柱上方;加热件均匀分布在保温包内铸模外侧周向。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一步制备铜管,缩短制备工艺流程,减少制备成本,提高制备效率、精度和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管靶,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高纯铜管靶用铜管制备技术先熔炼铸锭,再将熔炼铸锭挤压成管,最后机加工成管靶。这种方式的设备投资大,工艺流程较长,应对不同规格尺寸的模具加工较难,而且制备得到的铜管纯度大多在6n以下、氧含量≤5ppm。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及方法,能够一步制备铜管,缩短制备工艺流程,减少制备成本,提高制备效率、精度和纯度。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包括导液漏斗1、保温包盖2、保温包3、内腔柱4、加热件5、铸模7、拉杆水冷座8;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敞开、底部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保温包盖2盖在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且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拉杆水冷座8包括水冷盘8-1、固定在所述水冷盘8-1底部中间的拉锭杆8-2,所述水冷盘8-1设置在所述保温包3下方且上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铸模7为圆柱形且顶部共轴开设有圆形的浇注槽7-1,所述浇注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液漏斗(1)、保温包盖(2)、保温包(3)、内腔柱(4)、加热件(5)、铸模(7)、拉杆水冷座(8);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敞开、底部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保温包盖(2)盖在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且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拉杆水冷座(8)包括水冷盘(8-1)、固定在所述水冷盘(8-1)底部中间的拉锭杆(8-2),所述水冷盘(8-1)设置在所述保温包(3)下方且上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铸模(7)为圆柱形且顶部共轴开设有圆形的浇注槽(7-1),所述浇注槽(7-1)底部共轴开设有阶梯状凹槽,所述内腔柱(4)为圆柱形且底部共轴设置有阶梯状凸台,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液漏斗(1)、保温包盖(2)、保温包(3)、内腔柱(4)、加热件(5)、铸模(7)、拉杆水冷座(8);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敞开、底部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保温包盖(2)盖在所述保温包(3)的顶部且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拉杆水冷座(8)包括水冷盘(8-1)、固定在所述水冷盘(8-1)底部中间的拉锭杆(8-2),所述水冷盘(8-1)设置在所述保温包(3)下方且上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铸模(7)为圆柱形且顶部共轴开设有圆形的浇注槽(7-1),所述浇注槽(7-1)底部共轴开设有阶梯状凹槽,所述内腔柱(4)为圆柱形且底部共轴设置有阶梯状凸台,所述铸模(7)设置在所述水冷盘(8-1)上,所述内腔柱(4)共轴设置在所述浇注槽(7-1)内部且所述阶梯状凸台设置在所述阶梯状凹槽内,所述内腔柱(4)与所述铸模(7)在侧壁周向通过多个定位销(6)连接;所述导液漏斗(1)设置在所述保温包盖(2)的顶部上方且颈部向下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伸入所述浇注槽(7-1)内部所述内腔柱(4)上方;所述加热件(5)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温包(3)内部所述铸模(7)外侧周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凹槽包括在所述浇注槽(7-1)底部共轴开设的内径小于浇注槽(7-1)内径的第一凹槽(7-2)、在所述第一凹槽(7-2)底部共轴开设的内径小于第一凹槽(7-2)内径的第二凹槽(7-3),所述阶梯状凸台包括在所述内腔柱(4)底部共轴设置的直径小于内腔柱(4)直径的第一凸台(4-3)、在所述第一凸台(4-3)底部共轴设置的直径小于第一凸台(4-3)直径的第二凸台(4-4),所述第一凸台(4-3)、第二凸台(4-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7-2)、第二凹槽(7-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柱(4)的顶部设置有出炉把手(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靶用铜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7)在所述浇注槽(7-1)的侧壁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调整螺纹孔(7-4),所述内腔柱(4)在外侧壁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调整螺纹凹槽(4-1),所述调整螺纹凹槽(4-1)与所述调整螺纹孔(7-4)、定位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明强胡家彦鲁相杰张亚东李伟李宵波金赟贾钰泽孙成成陆世海李文琳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