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篮状菌CFT-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62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篮状菌(Talaromyces sp.)CFT‑1,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42。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期呈白色,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孢子囊呈扫帚状,孢子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该菌株具有较高的释硅、溶磷、解钾、产嗜铁素和分泌IAA的能力。该菌株还具有较强的酸碱、盐耐受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涉及了该菌株在促进植物生长、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应用。以该菌株为有效成分可制成生物有机肥,减少化学硅、磷、钾肥的施用;同时还可以利用其强抗逆性,用于盐碱地、酸性或碱性土壤改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篮状菌cft-1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当前,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其是氮、磷、钾之外植物健康生长所必须的第四大元素,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显著。硅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影响作物与环境及作物与其他生物间的生态关系。由于磷、钾元素被土壤大量固定,土壤中95%以上是难溶性磷和矿物钾,很难被植物利用,存在土壤微生态失衡,作物抗逆性能低等问题。

2、释硅、溶磷、解钾功能微生物能够利用自身代谢产物或者通过与其他生物的协同作用,将土壤或矿物中难溶的硅、磷、钾转化为植物生长可利用的有效态养分,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发新的功能性微生物产品具有重要作用。

3、土壤中释硅、溶磷和解钾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目前研究较多且较为深入的主要是单一功能菌种,极少报道同时具有释硅、溶磷和解钾功能的微生物,因此,筛选同时具有释硅、溶磷和解钾功能微生物,对研制新型微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以及尾矿区生态复垦有重大意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篮状菌(Talaromyces sp.)CFT-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释硅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溶磷、解钾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产嗜铁素和IAA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酸碱耐受能力,在初始培养基pH为3~12范围内均能很好生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篮状菌(talaromyces sp.)cft-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释硅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溶磷、解钾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产嗜铁素和iaa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状菌cft-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具有酸碱耐受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辉彩习彦花林勇杨玲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