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62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20)以及第一反射件(30),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一反射件(30)均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组(10)为对焦透镜组并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20)为固定透镜组并具有负光焦度,在所述光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10)沿光轴向物侧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组合焦距逐渐减小。本申请提供的光学镜头的对焦能力较强,具有较佳的微距拍摄能力,成像质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拍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电子设备所配置的摄像模组能够实现背景虚化、夜间拍摄清晰等功能,而且更要求电子设备所配置的摄像模组能够实现长焦拍摄和微距拍摄。目前的摄像模组在进行微距拍摄时,其镜头通常需要较大的对焦行程以实现对焦,镜头的对焦能力较弱,并且也会造成系统像差的急剧变化,导致成像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镜头、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镜头的对焦能力较强,成像质量较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位于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以及第一反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一反射件均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物侧;

3、所述第一透镜组为对焦透镜组并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组为固定透镜组并具有负光焦度,在所述光学镜头从远景切换至近景的对焦过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沿光轴向物侧移动,并且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组合焦距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20)以及第一反射件(30),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一反射件(30)均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物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group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0.2<Fgroup1/EFL<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焦距Fgroup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10<Fgroup2/EFL<-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20)以及第一反射件(30),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一反射件(30)均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物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焦距fgroup1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0.2<fgroup1/efl<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的焦距fgroup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efl满足:-10<fgroup2/efl<-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0)包括第五透镜(21)和第六透镜(22),所述第五透镜(21)和所述第六透镜(22)的阿贝数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30)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物侧,所述第一透镜组(10)包括多片透镜,沿着从物侧到像侧的方向,所述多片透镜中的第二片与第一片的通光孔径之比d2/d1<0.9,并且最后一片与第一片的通光孔径之比d2/d1<0.7。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第二反射件(70),所述第一反射件(30)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的物侧,所述第二反射件(70)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二透镜组(2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30)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和所述第二透镜组(20)之间,所述第一反射件(30)为能够进行翻转的平面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