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光学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62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多个间隔元件,包括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六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与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满足:2.5<f×tan(Semi‑FOV)/(d6m‑d5m)<1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市场对智能设备的拍照功能有了更多需求,尤其是后置主摄镜头的使用频率高,对其像质的要求也高。因此为提升像质,后置主摄镜头所含镜片数量逐渐增加。相应的,镜片成型难度以及镜头组装难度也随之增大。

2、对于多片数的成像镜头而言,单颗镜头空间占比变小及模组小型化给设计加大了难度,当成像镜头的镜筒和间隔元件设计不合理时,还容易出现光学透光效果不好、空间搭配不合理、杂光严重等问题,进而影响镜头的整体品质。因此,如何使光学成像系统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兼具大像面、长后焦以及低杂光的良好光学性能,是本领域设计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多个间隔元件,包括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六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与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满足:2.5<f×tan(semi-fov)/(d6m-d5m)<11.5。

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7.5<r10/r11<-1.5。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相等,且外径相等。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其中,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1.0<(d1s-d1m)/(cp1-t12+ct2)<6.5。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7.5<(d2s+d1m)/(r1-r3)<16.0。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与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1.0<(ct4+ct5)/(cp4+cp5)<55.5。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4.5<(d6s+d1s)/(r1+r11)<9.5。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56、第三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36与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cp满足:3.5<(f+f56)/(ep36-∑cp)<15.5。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d4m/r9+d4s/r8<6.0。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41.5<(d4s-d5m)/(r9+r11)<12.5。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四间隔元件与第五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ep45、第五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ep56满足:4.0<(f5-f7)/(ep45+ep56)<12.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cp满足:4.5<(l+td)/(∑at-∑cp)<14.5。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满足:5.5<(d5m+d6m)/(ct5+ct6)<11.5。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7.5<R10/R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相等,且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7.5<r10/r1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间隔元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相等,且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所述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琳琳豆修浔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