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55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包括箱体、多个线束插孔,多个线束连接口、显示屏、蓄电间、交流转动钮以及充电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每个所述安装框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设置,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多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通孔;所述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内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块内部的限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长时间的使用后,线束插孔内部不容易粘附粉尘,从而使得线束和线束插孔连接时,有效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有利于逆变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转换,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电源转换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目前逆变器适用于办公设备,生活电器,或需要给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启动快,安全性能好,物理性能良好等优点。

2、目前所使用的逆变器,其上方的线束插孔一般是直接裸露在外侧的,没有遮挡物对其进行遮挡覆盖,长时间的使用后,线束插孔内部容易粘附一些粉尘,后续线束和线束插孔连接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不利于逆变器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目前所使用的逆变器,其上方的线束插孔一般是直接裸露在外侧的,没有遮挡物对其进行遮挡覆盖,长时间的使用后,线束插孔内部容易粘附一些粉尘,后续线束和线束插孔连接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不利于逆变器的使用,而提出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包括箱体、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包括箱体(1)、多个线束插孔(20),多个线束连接口(18)、显示屏、蓄电间、交流转动钮(11)以及充电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4),每个所述安装框(24)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设置,所述防护罩(8)上开设有多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22)的一侧均通过第一扭转弹簧连接有转动板(21),所述防护罩(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矩形凸起(10),每个所述矩形凸起(10)均设置在对应所述滑槽(9)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包括箱体(1)、多个线束插孔(20),多个线束连接口(18)、显示屏、蓄电间、交流转动钮(11)以及充电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24),每个所述安装框(24)的横截面均呈回字形设置,所述防护罩(8)上开设有多个横截面积不同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22)的一侧均通过第一扭转弹簧连接有转动板(21),所述防护罩(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矩形凸起(10),每个所述矩形凸起(10)均设置在对应所述滑槽(9)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2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片(28),所述限位片(28)用于限制所述转动板(21)的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块(23)上均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板(27)水平移动的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设置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一端和所述限位板(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的另一端和所述凹槽(26)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通用逆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一侧安装有防尘网(3),所述箱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对称设置的定位杆(6),所述防尘网(3)和所述定位杆(6)滑动连接,所述防尘网(3)靠近所述箱体(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莲马允添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