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5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机技术领域。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碳纤维保护套,所述碳纤维保护套紧密贴合在转子铁芯的外侧,在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上,所述转子铁芯外侧形成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设置,所述碳纤维保护套包括由碳纤维束缠绕而成的多层结构;处于最内层的所述碳纤维束中至少一部分碳纤维束嵌设在所述凹槽内。该电机转子增加了碳纤维保护套与转子铁芯之间的界面黏合强度,从而使得碳纤维保护套在电机工作时更好的对转子进行保护,以适应更高的转速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机向高速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与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相比,永磁电机,特别是稀土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以及效率高的特点,并且电机的形状和尺寸灵活多样,因而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遍及航空航天、国防、工农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对于永磁电机,特别是高速永磁电机,其转速达到20000rpm以上,如何固定磁钢,防止磁钢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出而使转子发生严重的形变甚至爆裂,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一种增加转子结构强度的方法是在转子铁芯外增设护套,例如:玻璃纤维护套、碳纤维护套等。

2、目前,碳纤维护套主要采用热固性环氧树脂作为缠绕胶黏剂,通过湿法缠绕浸渍液体环氧树脂的碳纤维或者将预先制备成半固化的碳纤维预浸料进行缠绕,再加热固化后成型。

3、然而,在将处理后的碳纤维缠绕到转子铁芯表面时,内层碳纤维与转子铁芯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往往因为粘结力不足,导致在碳纤维转子工作时,碳纤维保护套与转子铁芯之间因离心力而产生缝隙,无法满足实际工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碳纤维保护套,所述碳纤维保护套紧密贴合在转子铁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为0.05-1mm,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为0.05-1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5-0.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最大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由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碳纤维保护套,所述碳纤维保护套紧密贴合在转子铁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的直径为0.05-1mm,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为0.05-1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5-0.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槽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最大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束由若干碳纤维单丝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嵌设在所述凹槽内的碳纤维束的嵌入部分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铃郑广会王文袁小庆任莹刘克龙郑金泽郑金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蔚蓝电驱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