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45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首先沿河道一侧驳岸施作一期围堰,排除一期围堰内的积水并填土,随后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并施作一期地下主体结构,待一期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则拆除一期围堰并沿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延伸方向继续施作二期围堰,排除二期围堰内的积水并填土,继续施作二期地下主体结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各期地下主体结构连接为一体,凿除相邻两期地下主体结构之间的围护结构并浇筑混凝土使得整个地下主体结构连接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期施工保证了地下工程施工时的过水面积,确保了过水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及竣工后主体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结构涉及过河时需要设置填河围堰保护地下结构避免其受水流的影响,如果采用围堰直接截断水流则要对围堰两侧河道进行临时抽排以保证水系沟通,需耗费大量的电力及人力成本,造成工程费用增加,同时河道断流如发生在汛期则易发生洪水灾害,导致水流标高超过围堰顶标高进而灌入地铁基坑施工区,引起人员伤亡及工程事故;采用分期围堰施工可解决上述水流断流的问题,但明挖结构位于河中分期围堰施工,如不同施工期接口处理不到位,则易发生涌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如何保证过河地下结构采用分期围堰的安全施工及竣工后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工程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既能保证河道畅通确保分期围堰施工时的基坑安全,也能够减少地下结构后期运营时发生渗漏水的风险。

2、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3、s1、沿河道一侧驳岸施作一期围堰;

4、s2、对一期围堰内部进行填土并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在基坑围护结构内施作一期地下主体结构;

5、s3、在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终点处施作下翻梁,所述下翻梁位于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底板底部;

6、s4、在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终点处施作临时封堵墙;

7、s5、在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终点处施作临时挡水墙,所述临时挡水墙位于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顶板顶部;

8、s6、拆除所述一期围堰和所述一期围堰内的基坑围护结构,并于河道中施作二期围堰,所述二期围堰包绕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终点;

9、s7、对所述二期围堰的内部进行填土,再次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在基坑围护结构内施作与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相连接的二期地下主体结构;

10、s8、在二期地下主体结构的顶板上施作人员逃生孔,并在二期地下结构的侧墙设置指向人员逃生孔的钢爬梯;

11、s9、凿除一期地下主体结构与二期地下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并形成待浇筑区域,向待浇筑区域施作钢板止水带,处理待浇筑区域使其形成凹槽,在凹槽边缘设置膨胀止水条,向待浇筑区域内施作钢板止水带;

12、s10、向待浇筑区域内浇注混凝土形成后浇带;

13、s11、封堵二期地下主体结构的人员逃生孔,凿除临时挡水墙和临时封堵墙,完成过水地下结构的施工。

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

15、在所述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顶板上施作保护层。

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8还包括:

17、在所述二期地下主体结构的顶板上施作保护层。

1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保护层内配置规格为hpb300、直径8mm、网孔大小为150mm的钢筋网。

1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7还包括:

20、在所述二期围堰与基坑围护结构的接缝处施作mjs止水,所述mjs止水的直径为2m,所述mjs止水的水泥掺量为40%。

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期围堰和所述二期围堰的施工步骤如下:

22、设置两排钢板桩或钢管桩,向桩体之间回填黏土并利用m20螺栓对拉固定,所述钢板桩或钢管桩的插入比为1∶1。

2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临时挡水墙的厚度为400mm。

2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临时封堵墙的厚度为200mm。

2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翻梁的规格为800mm*1000mm。

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员逃生孔的尺寸为1000mm*1000mm。

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28、本申请将过河的地下结构分为多期并分别针对不同期进行围堰施工(本实施例为两期),有效保证了河道的畅通,避免因河道断流产生防洪排水及水质变质等问题;进一步的,本申请在一期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时施作一道临时封堵墙将以一期地下结构的出入口通道进行临时封堵,避免一期地下结构与二期围堰的接口发生涌水时水体通过已施工的一期出入口通道进入车站主体内部造成较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临时封堵墙可在后期进行凿除,不影响整个结构的正常使用;更进一步的;本申请在一期地下主体结构的终点处施作下翻梁,下翻梁位于底板底部,能够在二期地下主体结构接入时封堵二者的连接处,降低连接处发生涌水涌砂的风险;更进一步的,本申请在一期结构顶板顶部施作临时挡水墙,可有效避免后期河道清淤等对车站顶板防水层及主体结构造成影响,保护出入口通道结构安全;更进一步的,本申请在二期地下主体结构封顶前于顶板设置人员逃生孔,并相应的在侧墙配置钢爬梯,确保二期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人员在突发涌水事故时能够快速转移脱险。如此,本专利技术既能够保证过河地下工程分期实施时保证过水面积,同时确保了过水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及竣工后主体结构安全,对降低周边环境影响、工程风险及人员伤亡、后期结构渗漏水风险具有积极重大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保护层内配置规格为HPB300、直径8mm、网孔大小为150mm的钢筋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期围堰和所述二期围堰的施工步骤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挡水墙的厚度为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封堵墙的厚度为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梁的规格为800mm*1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逃生孔的尺寸为1000mm*100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保护层内配置规格为hpb300、直径8mm、网孔大小为150mm的钢筋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河地下结构的分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刚韩凯航杜江涛佘海洋曹一龙王丹平姚文康卢喜胜张毅力徐松朱龑枫周警冯煜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