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边形缠绕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边形缠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34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边形缠绕管,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管体的外部设置有勒管,勒管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且内部中空设置,管体和勒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凸部,外凸部朝向勒管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抵件,勒管的内侧壁且位于内抵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抵件,内抵件与侧抵件相互适配,侧抵件呈鱼骨形,勒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槽,外凸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侧槽侧壁贴合的侧抵部;固定部的顶端对勒管起到支撑作用,支撑部降低侧连部所发生的形变量,同时对内抵件和侧抵件改性,提高抗负载能力,从而实现勒管能承受更大的静负载和动负载,解决了中空结构的勒管受到地面车辆荷载和堆积荷载后,仍容易发生受压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加工,具体是一种多边形缠绕管


技术介绍

1、缠绕管也称为缠绕管道或缠绕管带,是一种用于保护和固定电线、电缆、管道等的材料。它通常采用热缠绕成型工艺生产的高密度大口径缠种环保安全型产品,具有重量轻、承压能力强、接口质量高、寿命长、耐腐蚀、环刚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排水、远距离输水及农田水利灌溉等工程。

2、现有技术中,缠绕管一般在外部设置勒管,勒管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管道进行束形和一定抗压保护的效果,但是空心结构内部缺少支撑组件,预埋深度以及更大的静负载和动负载,在受到地面车辆荷载和堆积荷载后,仍容易发生受压变形,影响其结构的牢固性。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边形缠绕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边形缠绕管,解决了中空结构的勒管受到地面车辆荷载和堆积荷载后,仍容易发生受压变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边形缠绕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勒管,所述勒管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且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管体和所述勒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朝向所述勒管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抵件,所述勒管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内抵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抵件,所述内抵件与所述侧抵件相互适配,所述侧抵件呈鱼骨形,所述勒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槽,所述外凸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侧槽侧壁贴合的侧抵部。

3、优选地,所述勒管的横截面呈t形。

4、优选地,所述侧抵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连部、连接部和按压部,所述侧连部分布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与所述勒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内抵件的一端。

5、优选地,所述内抵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抵接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对应所述侧连部相接触的支撑部。

6、优选地,所述抵接部上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受压部。

7、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顶端朝向两侧倾斜设置。

8、优选地,内抵件和侧抵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乙烯树脂48-56份、抗冲击颗粒2-12份、抗氧化剂3-6份、偶联剂1-3份、增塑剂2-3.2份;

9、其中,抗冲击颗粒的制作步骤由下述材料制成:

10、将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过氧化苯甲酰和玻璃纤维于120℃下混合15min,再温度为83-92℃干燥10-12小时,得到抗冲击颗粒。

11、优选地,所述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过氧化苯甲酰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50-140:120:20.6:225-310。

12、优选地,内抵件和侧抵件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抗冲击颗粒、抗氧化剂、偶联剂和增塑剂相互混合,得到分散的固体颗粒,再将聚乙烯树脂加热得到液态的原料,并将所述分散的固体颗粒加入所述液态的原料中,并进行混合,最终通过热处理过程固化成型。

13、优选地,所述热处理过程包括聚乙烯树脂置于145-155℃的环境中加热40-60min,所述分散的固体颗粒与液态聚乙烯树脂于235-256℃的环境中混合,并恒温加热10-20min,再冷却至室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设置内抵件和侧抵件,内抵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和抵接部,侧抵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连部、连接部和按压部,侧连部分布于连接部的两侧,抵接部上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受压部,降低按压部抵触时所发生的偏移,同时对按压部形变时提供受力点,降低侧连部、连接部和按压部发生的形变量,当勒管受压发生形变时,固定部的顶端对勒管起到支撑作用,固定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对应侧连部相接触的支撑部,支撑部降低侧连部所发生的形变量,通过多方面降低了勒管的形变量,从而实现勒管能承受更大的静负载和动负载,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

16、通过设置勒管、外凸部和侧抵部,勒管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槽,侧抵部与侧槽的侧壁贴合,侧抵部对勒管的侧边起到支撑作用,降低勒管侧向受力引起的形变量,同时也方便后续吊装,降低对勒管侧压力。

17、通过对内抵件和侧抵件进行改性,聚乙烯树脂与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过氧化苯甲酰和玻璃纤维进行混合,提高了内抵件和侧抵件材质的环刚度和冲击性能,内抵件和侧抵件对勒管提供支撑力,材料的改性使得整个勒管可以承载更大的静负载和动负载,同时也提高了抗冲击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外部设置有勒管(2),所述勒管(2)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且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管体(1)和所述勒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凸部(3),所述外凸部(3)朝向所述勒管(2)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抵件(5),所述勒管(2)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内抵件(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抵件(6),所述内抵件(5)与所述侧抵件(6)相互适配,所述侧抵件(6)呈鱼骨形,所述勒管(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槽(15),所述外凸部(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侧槽(15)侧壁贴合的侧抵部(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勒管(2)的横截面呈T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抵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连部(7)、连接部(8)和按压部(9),所述侧连部(7)分布与所述连接部(8)的两侧,且与所述勒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9)位于所述连接部(8)朝向所述内抵件(5)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抵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10)和抵接部(12),所述固定部(10)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对应所述侧连部(7)相接触的支撑部(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2)上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受压部(1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的顶端朝向两侧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内抵件(5)和侧抵件(6)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乙烯树脂48-56份、抗冲击颗粒2-12份、抗氧化剂3-6份、偶联剂1-3份、增塑剂2-3.2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硫化钼、纳米石墨、过氧化苯甲酰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50-140:120:20.6:225-31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内抵件(5)和侧抵件(6)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抗冲击颗粒、抗氧化剂、偶联剂和增塑剂相互混合,得到分散的固体颗粒,再将聚乙烯树脂加热得到液态的原料,并将所述分散的固体颗粒加入所述液态的原料中,并进行混合,最终通过热处理过程固化成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过程包括聚乙烯树脂置于145-155℃的环境中加热40-60min,所述分散的固体颗粒与液态聚乙烯树脂于235-256℃的环境中混合,并恒温加热10-20min,再冷却至室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外部设置有勒管(2),所述勒管(2)的横截面呈多边形,且内部中空设置,所述管体(1)和所述勒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外凸部(3),所述外凸部(3)朝向所述勒管(2)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抵件(5),所述勒管(2)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内抵件(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抵件(6),所述内抵件(5)与所述侧抵件(6)相互适配,所述侧抵件(6)呈鱼骨形,所述勒管(2)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槽(15),所述外凸部(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侧槽(15)侧壁贴合的侧抵部(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勒管(2)的横截面呈t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抵件(6)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连部(7)、连接部(8)和按压部(9),所述侧连部(7)分布与所述连接部(8)的两侧,且与所述勒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9)位于所述连接部(8)朝向所述内抵件(5)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边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抵件(5)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10)和抵接部(12),所述固定部(10)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对应所述侧连部(7)相接触的支撑部(11)。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运鸟邹郭勇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千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